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36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p>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p><p>高一地理试题</p><p>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p><p>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p><p>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飘动的云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石 ⑥流星体</p><p>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⑥</p><p>2.我们在晴朗的夜晚观看天空,看到数量最多的天体是</p><p>A. 恒星 B. 行星 C. 流星 D. 卫星</p><p>3.行星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2023年5月至10月轮番上演行星 “冲日”的天文胜景。此次轮番“冲日”的太阳系大行星数量最多可能为</p><p>A.3颗 B.4颗 C.5颗 D.6颗</p><p>4.人类发射的太空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脱离</p><p>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p><p>5.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宜居星球存在液态水的必备条件是</p><p>A.质量和体积大 B.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p><p>C.宇宙环境安全 D.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p><p>读右图,回答6-7题。</p><p>6.科学家认为M行星上极可能存在生物,原因是</p><p>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质量和体积适当</p><p>③有卫星绕转 ④不停绕日公转</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7.M与N组成一个天体系统,与该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p><p>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p><p>欧洲研究小组推测2023-2023年太阳活动将减少,太阳活动减少将导致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减少60%,进入休眠状态。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8-10题。</p><p>8.图中①②③层分别为</p><p>A.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p><p>C.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p><p>9.太阳耀斑和黑子分别位于图中</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② D. ②①</p><p>10.在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地区,有时会发生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p><p>A.臭氧层空洞扩大使红外辐射增强</p><p>B.太阳耀斑爆发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p><p>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p><p>D.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引潮力加强</p><p>2023年3月9日,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迎来了一场日食。其中东南亚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全食带从印度洋北部开始,经过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部分岛屿,在太平洋东北部结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11-12题。</p><p>11.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p><p>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动力</p><p>②产生“磁暴”的元凶</p><p>③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p><p>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p><p>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p><p>12.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p><p>A. 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p><p>B. 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p><p>C.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p><p>D. 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p><p>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图,完成13-14题。</p><p>13. 投射到纸上的阳光,主要属于图中的</p><p>A. ①区 B. ②区 C. ③区 D. 全部区域</p><p>14. 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p><p>B.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p><p>C. 太阳辐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p><p>D.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和内部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p><p>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2日22时21分,在南海海域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结合下图回答15-18题。</p><p>15.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p><p>A. 软流层 B. 地壳 C. 地核 D. 地幔</p><p>16.岩石圈位于</p><p>A. A顶部 B. B的全部</p><p>C. A的全部和B的顶部 D. B的全部和C的顶部</p><p>17.地震发生时,正在震中海域行驶的轮船上的游客会感到</p><p>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p><p>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上下颠簸</p><p>18.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p><p>A. 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 B. 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p><p>C. 准确预报地震 D. 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p><p>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19-21题。</p><p>19.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p><p>①陆地大于海洋 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p><p>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20.b圈层的特点是</p><p>A. 连续而规则 B. 连续而不规则 C. 规则而不连续 D. 不规则而连续</p><p>21.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p><p>A. 氢气、氧气 B. 氮气、二氧化碳 C. 氧气、氮气 D. 氧气、二氧化碳</p><p>22.2023年8月18日11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二号遥感卫星,该卫星依次经过了大气的</p><p>A.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B. 平流层 对流层 高层大气</p><p>C. 对流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D.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对流层</p><p>23.青藏高原是我国获得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其太阳辐射最强的主要原因是</p><p>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纬度很低</p><p>C.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 D. 受陆地影响大,吸热多</p><p>24.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p><p>A.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B. 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p><p>C. 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D. 日落后的黄昏,天仍是明亮的</p><p>25. 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p><p>26.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p><p>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p><p>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至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p><p>C.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p><p>D.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p><p>27.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p><p>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p><p>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p><p>D.主要是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p><p>28.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因为</p><p>A.晴天时大气中水汽多 B.晴天时尘埃多</p><p>C.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p><p>2023年12月15日,北京发布今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提醒各相关单位和市民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污染,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9-32题。</p><p>29.图中abc分别代表</p><p>A.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p><p>C.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D.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p><p>30.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p><p>A. a B. b C. c D. d</p><p>31.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增强a辐射 B. 增强d辐射 C. 增强c辐射 D. 改变b的辐射方向</p><p>32.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p><p>A. a强b弱 B. a弱b强 C. b强c弱 D. b弱c弱</p><p>33.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运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p><p>34.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等压线数值①③ B.a是地转偏向力</p><p>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p><p>读右图,回答35-36题。</p><p>35.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温度:ac</p><p>B.气压:dbc</p><p>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p><p>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复杂的形式</p><p>36.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p><p>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p><p>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p><p>37.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p><p>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p><p>右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后回答38-39题。</p><p>38.郊区与市区相比,近地面</p><p>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p><p>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高、气压高</p><p>39.据图分析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依次为</p><p>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p><p>③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p><p>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①一④一②一③ D.④一②一①一③</p><p>40.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p><p>A.蒸发B.水汽输送</p><p>C.地表径流 D.下渗</p><p>41.下列环节在三种水循环中都具备的是</p><p>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p><p>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和降水</p><p>42.下列地理现象中,能与海陆间大循环过程结合的是</p><p>①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 ②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风”</p><p>③塔里木河河水的蒸发 ④长江流域的梅雨</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p><p>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净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局部景观图,完成43-44题。</p><p>43.“海绵城市”在应对下列哪个自然灾害时,具有一定的作用</p><p>A. 城市内涝 B. 寒潮 C. 地面沉降 D. 城市热岛效应</p><p>44.“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较明显的有</p><p>①减少地表径流 ②减少水汽蒸发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地表下渗</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45.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是</p><p>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p><p>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46-48题。</p><p>46. 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p><p>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p>47.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p><p>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p><p>48.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p><p>A.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p><p>B. 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p><p>C.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p><p>D. 上海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p><p>下图是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49~50题。</p><p>49.有关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p><p>A.实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p><p>B.虚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p><p>C.实线所示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p><p>D.虚线所示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p><p>50.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面部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人翁的快乐心情,如果您是导演您会在该海滨选择什么时间段来拍摄该情境</p><p>A.18时——次日7时 B.6时——次日18时</p><p>C.8时——当日16时 D.16时——次日8时</p><p>二、综合题</p><p>51.(15分)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 C F 。</p><p>(2)小行星带位于 和 轨道之间(填写名称)。</p><p>(3)八大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填写名称)。</p><p>(4)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___反应,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p><p>( 5) 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中的方框中。</p><p>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p><p>②日地距离适中</p><p>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p><p>④液态水</p><p>⑤太阳连续日照时间不长</p><p>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p><p>⑦适宜的温度</p><p>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p><p>52.(10分)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回答下列问题。</p><p>(1)A为 层,其直接热源是 ,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p><p>(2)图P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_ _,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 _。</p><p>(3)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处。</p><p>(4)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城市或郊区)。</p><p>(5)若图P表示的是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p><p>2023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测试答案</p><p>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p><p>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920</p><p>DACDDAADDBDCBCBCDBCB</p><p>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p><p>CAAADDADBBCCBBCBDBAC</p><p>20232023202320232023</p><p>ABBBBCADBC</p><p>二、综合题</p><p>51. (15分)</p><p>(1)水星 地球 土星</p><p>(2)火星 木星</p><p>(3)木星 土星</p><p>(4)核聚变 银河系</p><p>(5)上:从左向右依次是:⑥⑦④⑧,下:从左向右依次是②①</p><p>52.(10分)</p><p>(1)对流层 地面 降低</p><p>(2)1、2、3 5</p><p>(3)乙 甲</p><p>(4) 海洋 城市</p><p>(5)西北风</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