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一中2023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p>高一地理月考试题</p><p>(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p><p>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p><p>“上下四方曰宇,意空间无垠;往来古今为宙,喻时间无终。”宇宙,一般当作天地万物的总称。据此回答1~2题。</p><p>1.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宇宙物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p><p>B.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p><p>C.太阳、地球、月球都是宇宙中的天体,既普通又特殊</p><p>D.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比如太阳和地球</p><p>2.宇宙中的天体系统()</p><p>A.由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和相互运动而形成,北斗七星也是一个天体系统</p><p>B.具有一定的层次,卫星绕相应的恒星绕转</p><p>C.总星系是目前已知的宇宙范围的全部,半径约150亿光年</p><p>D.太阳系比银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p><p>下图为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p><p>3.有人连续几天观察到同一信号灯在相同时段的亮度不同,其影响因素可能是()</p><p>A.海拔B.电网供电</p><p>C.天气阴晴D.交通流量</p><p>4.从利用太阳能考虑,该信号灯若设置在下列地区,效果最好的是()</p><p>A.拉萨B.郑州</p><p>C.北京D.重庆</p><p>随着太阳黑子活动加剧,太阳风暴将在未来数年逐年增加,届时全球的电力系统,军用、民用航空通信,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甚至手机和银行自动取款机都可能受到干扰。据此回答5~6题。</p><p>5.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p><p>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p><p>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扰动</p><p>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p><p>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p><p>6.据史载,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洪水发生是每隔10年左右有一次大的周期,每隔110年左右有更大的洪水周期,这说明()</p><p>A.河流的洪涝灾害和植被的破坏有直接关系</p><p>B.河流的洪涝灾害和太阳活动周期有关</p><p>C.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道</p><p>D.中原地区的战乱与洪涝灾害有关</p><p>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p><p>7.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p><p>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p><p>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p><p>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p><p>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p><p>8.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①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②M星球上是否有水 ③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⑤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p><p>A.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p><p>C.①②③D.②③④⑤</p><p>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p><p>9.对①星球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寻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p><p>①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p><p>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p><p>10.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为()</p><p>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火热的“火球”</p><p>C.大气层将会消失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p><p>11.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p><p>A.岩石圈、地幔、地壳</p><p>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p><p>C.岩石圈、地幔、地核</p><p>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p><p>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据图完成12~13题。</p><p>12.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p><p>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p><p>B.④和③向下通过②时,④波速突然下降,③消失</p><p>C.④和③在向下通过①时,波速均明显减小</p><p>D.①②界面上下的物质均为固态,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p><p>13.①是哪两个圈层的分界面()</p><p>A.地核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p><p>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p><p>坦桑尼亚卡盖拉省当地时间2023年9月10日下午发生5.7级地震。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5时27分(北京时间20时27分),震中位于卡盖拉省首府布科巴西北约44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0公里。坦桑尼亚西北部卡盖拉省省长吉珠11日说,截至当日16时,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数千房屋损坏和倒塌。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4~15题。</p><p>14.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p><p>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p><p>C.图中①②③④合为岩石圈</p><p>D.图中④包括软流层</p><p>1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p><p>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p><p>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p><p>C.准确预报地震</p><p>D.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p><p>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的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甲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乙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6~17题。</p><p>图甲图乙</p><p>16.形成图甲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p><p>A.地壳上升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p><p>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p><p>17.形成图乙岩石球状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p><p>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p><p>C.火山活动 D.风力侵蚀作用</p><p>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读图,回答18~19题。</p><p>18.上图中丙地貌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p><p>A.变质岩B.花岗岩</p><p>C.玄武岩D.石灰岩</p><p>19.关于上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p><p>A.甲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p><p>B.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p><p>C.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p><p>D.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p><p>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20~21题。</p><p>20.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p><p>A.褶皱B.背斜</p><p>C.向斜D.断层</p><p>21.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p><p>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p><p>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p><p>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22~23题。</p><p>22.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p><p>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p><p>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p><p>23.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p><p>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p><p>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p><p>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p><p>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p><p>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p><p>2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p><p>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p><p>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p><p>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p><p>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p><p>25.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p><p>A.①② B.①③</p><p>C.①④D.②④</p><p>某年12月份北京出现了多次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北京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据此回答26~27题。</p><p>26.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p><p>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p><p>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p><p>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p><p>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p><p>27.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p><p>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p><p>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p><p>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p><p>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p><p>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8~30题。</p><p>28.图中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的序号是()</p><p>A.①B.②</p><p>C.③D.④</p><p>29.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p><p>A.①B.②</p><p>C.③D.④</p><p>30.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p><p>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p><p>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p><p>二.综合题(共40分)</p><p>31.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p><p>(1)图中①②代表的行星名称分别是_____ ___、_____ ___,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相似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p><p>(2)联系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将下面两组对应正确的选项用直线相连。</p><p>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p><p>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p><p>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p><p>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d.安全的宇宙环靜</p><p>32.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p><p>(1)写出图示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 __,乙____ _ _,丙____ ____。</p><p>(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 __(南北、东西)方向力的作用,此力属于__ ______</p><p>(“拉张”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 ______运动和___ 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 __运动。</p><p>(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p><p>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 _作用形成的。</p><p>(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甲”或“乙”)地,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 __地;钻探石油应选择在__ 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 _____地区,是由__ ______作用形成的。</p><p>(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 __风。沙丘是由___ _____作用形成的。</p><p>(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 __。</p><p>(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 ___地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