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33

济南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0月检测

<p>济南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0月检测</p><p>地理试题</p><p>说明: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p><p>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75分)</p><p>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据此完回答1~3题。</p><p>1. 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p><p>A.彗星 B.行星 C.卫星 D.小行星</p><p>2.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表明探测器已经离开</p><p>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p><p>3. 与地球相比,火星</p><p>A. 体积、质量大 B. 公转周期短</p><p>C. 表面温度低 D. 生命生存条件好</p><p>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 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完成4~6题。</p><p>4. “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p><p>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p><p>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p><p>5.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p><p>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p><p>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p><p>6. “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p><p>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 B.天气变化显著</p><p>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D.是极光多发区</p><p>右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7~8题。</p><p>7. 下列纬度带,云量最多的是</p><p>A. 赤道 B. 北纬20° C. 北纬40° D. 北纬60°</p><p>8.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p><p>A. 大气云量 B. 大气厚度 C. 纬度 D. 大气密度</p><p>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完成9~11题。</p><p>9.影响地区间太阳辐射不均衡的原因不包括</p><p>A.太阳高度大小 B.日照时间长短</p><p>C.大气的削弱作用大小 D.地面植被多少</p><p>10.x藏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p><p>①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②晴天日数多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④地势高,离太阳近</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11.有关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p><p>A.四川盆地太阳能丰富 B.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p><p>C.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最丰富 D.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丰富</p><p>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据此完成12~13题。</p><p>12. 下列能源中,属于太阳辐射能范畴的有</p><p>①核能 ② 潮汐能 ③ 煤炭 ④ 风能</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13.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p><p>①有线电话的突然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平均周期是11年;④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出现</p><p>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p><p>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14~15题。</p><p>14.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p><p>A.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p><p>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p><p>15.发生在太阳大气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p><p>A.太阳风 B.日珥 C.耀斑 D.黑子</p><p>2023年11月26日,一个黑洞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观测到了一次黑洞吃“太阳”(宇宙中的某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此过程中黑洞喷流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向外喷发1 000万余年的能量。据此回答16~17题。</p><p>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黑洞不属于天体 B.太阳属于行星</p><p>C.黑洞吃“太阳”不可信 D.太阳向外喷发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p><p>17.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p><p>A.黑洞吃了“太阳”,地球也会毁灭</p><p>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p><p>C.太阳向外喷出巨大的能量时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利影响</p><p>D.太阳对地球影响不大</p><p>18.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p><p>A. X射线 B. Y射线 C. 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D. 耀斑的强弱</p><p>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023km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据此完成19~20题。</p><p>19.上述现象说明</p><p>A. 地球内部存在岩浆</p><p>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p><p>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p><p>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p><p>20.人们可利用地震波</p><p>A. 进行天气预报 B. 传递声音信号</p><p>C. 进行地质勘探 D. 测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p><p>21.岩石圈是指</p><p>A. 整个地壳 B. 地壳和软流层</p><p>C. 地壳和上地幔部分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p><p>2023年9日,墨西哥中部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地震致使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22~23题。</p><p>22.组成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岩石的矿物直接来源于</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23.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p><p>A. 前后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p><p>C. 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p><p>24.世人对火星球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p><p>①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右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25~26题。</p><p>25.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26.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p><p>A. Ⅰ层顶部 B. Ⅱ层底部 C. Ⅱ层中部 D. Ⅲ层</p><p>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27~28题。</p><p>27.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p><p>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D四部分组成</p><p>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p><p>C. 外部圈层的温度总体上高于内部圈层</p><p>D. 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p><p>28. 地球各圈层中</p><p>A. 水圈由地球上各种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p><p>B. 大气圈是由不同类型气体组成的,干燥洁净</p><p>C. 生物圈是各种类型的生物的总称,生机勃勃</p><p>D. 岩石圈由莫霍面以上的岩石组成,厚度不均</p><p>29.有关对流层厚度叙述正确的是</p><p>A.低纬地区比高纬地区薄 B.夏季比冬季厚</p><p>C.平原上空比高原上空薄 D.厚度大小与纬度的高低无关</p><p>30.平流层之所以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其理由是</p><p>A.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而以平流运动为主</p><p>B.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p><p>C.该层大气中的臭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p><p>D.该层大气中的密度比较大</p><p>第Ⅱ卷(综合题,共1题,共25分)</p><p>3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__</p><p>(2)从图中分析,A层是______,B层是________,C层是________</p><p>(3)A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p><p>(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影响的是____层。(填字母)。</p><p>高一地理试题答案</p><p>1-5CACBA</p><p>6-10DACDB</p><p>11-15BDCBD</p><p>16-20DCCDC</p><p>21-25DBDDB</p><p>26-30DDABC</p><p>31、(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p><p>(2)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p><p>(3)降低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p><p>(4)A B C</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0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