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
<p align="center">2023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p><p>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 ;月食;卫星图片)</p><p>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 方向:自西向东。</p><p>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p><p>3、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 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p><p>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p><p>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p><p>A: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p><p>B:(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p><p>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p><p>6、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p><p>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p><p>8、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p><p>9、地形类型有5种: 地形区是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一片区域!</p><p>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下;</p><p>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p><p>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p><p>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p><p>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p><br /><p align="center"> </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