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
<p>教学目标</p><p>1、知道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p><p>2、在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并能根据比例尺,量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能够根据地图的图幅大小、所示范围大小,正确选取比例尺。</p><p>3、了解地图的制作原理和地图的分类;实例引导读图尝试,学会判定生活中地图上的方向。</p><p>4、体验演示判定方向的快乐;领略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p><p>教学重难点</p><p>方向的判定、、熟知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p><p>教学方法</p><p>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谜语导入:“四四方方一张纸,世界各地都容纳,有山不能爬,有水它不流。”—引出“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p><p>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p><p>学习任务(一)绘制地图的一般方法</p><p>1、自主学习:</p><p>读图1-7和图1-8,思考:</p><p>(1)、是不是图中那所学校象图中的那样小?画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要用一张象校园那么大的白纸来画吗?</p><p>(2)、把校园中的事物象画美术作品那样真实地画在纸上吗?</p><p>(3)、如何让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学楼?哪里是运动场?</p><p>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p><p>3、合作探究:</p><p>【探究问题】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p><p>【教师精讲点拨】把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比例尺),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p><p>同的地物(图例),并用文字、数字标明(注记)。</p><p>【探究结论】地理事物按一定的________缩小,并用_______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_______,就成为一幅地图。</p><p>鸟瞰图—平面图—地图</p><p>学习任务(二)地图的分类</p><p>1、自主学习:读第7页第一段,思考:地图都有哪些种类?</p><p>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p><p>3、合作探究:</p><p>【探究问题】《肥城市各年龄段人口统计图》、《山东省河流分布图》各属于哪一类</p><p>地图?</p><p>【教师精讲点拨】:一般来讲,阅读地图时,应先看图名,知道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接下来是看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怎样;阅读地图内容时,应该是先整体,后局部,先综合,后要素。尽量多地发掘地图内容,达到“图”尽其用的目的。</p><p>【探究结论】尽管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地理事物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图必须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p><p>学习任务(三)方向判定</p><p>1、自主学习:读课本第7页,思考下列问题</p><p>(1)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p><p>(2)判定地图上的方向:</p><p>①普通地图的方向如何判定?在右侧“米”字形示意图中标出。</p><p>②指向标地图中如何判定方向?</p><p>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p><p>3、合作探究:</p><p>【探究问题】</p><p>A·</p><p>B·</p><p>右图中A点在B点的_______方向。</p><p>【教师精讲点拨】</p><p>指向标地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箭头前方为北,后方为南;箭头左方为西,右方为东。</p><p>【探究结论】正北方</p><p>通过实践明确方法:</p><p>1、扭身子不如扭图</p><p>2、指向标太小可放大</p><p>3、为求精确可平移指向标</p><p>学习任务(四)比例尺</p><p>1、自主学习:请大家自主学习第8、9页,完成下列问题</p><p>(1)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比例尺可以用 、 和 三种形式表示。三种表示方式的转换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______________</p><p>(3)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由分式大小的比较规则,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较规则)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p><p>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p><p>3、合作探究:</p><p>【探究问题】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p><p>北京市地图</p><p>中国地图</p><p>比例尺大小</p><p>表示范围大小</p><p>表示内容详略</p><p>(1)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p><p>(2)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p><p>(3)两幅图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哪幅图简单?《教师精讲点拨】</p><p>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就越</p><p>【探究结论】</p><p>分母</p><p>比例尺</p><p>表示实际范围</p><p>内容</p><p>越大</p><p>越小</p><p>越大</p><p>越简略</p><p>越小</p><p>越大</p><p>越小</p><p>越详细</p><p>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p><p>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医院在学校的______方向。</p><p>(2)小明从水电站步行到学校,速度为每分钟50米,则大约 分钟可以到达。</p><p>解析:(1)首先要看地图上有无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所指的</p><p>北方确定方向,把指向标平移到学校,可判定医院在学校的东南方。</p><p>(2)先量得水电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2cm,代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2/1﹕20230=20230cm),即400m,用距离/速度(400/50=8)即得出时间。</p><p>答案:(1)东南方 (2)8分钟</p><p>2、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p><p>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p><p>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p><p>解析:一般说来,在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的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D符合题意。</p><p>3、完成教材10页活动题1、2、3、4、5。</p><p>充分用好图中的比例尺数据,并可提供没有比例尺但图幅大小相同但范围明显不同的两幅地图来对比,以深化认识。</p><p>通过减0后明确1厘米代表的实地范围,以乘法口算即可。</p><p>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p><p>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学会看地图,其中方向判定和比例尺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要学会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记住并应用比例尺定义、公式表示形式及其转化、大小等,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p><p>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p><p>能力训练P7 基础巩固:2、3、4、5 综合运用1、2、4、5</p><p>六、附板书设计:</p><p>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p><p>一、学会看地图</p><p>(一)地图的制作与分类</p><p>1、 制作 2、分类</p><p>(二)地图的三要素:</p><p>1、 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p><p>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p><p>2、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p><p>(1)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p><p>(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简略的关系</p><p>【教后反思】</p><p>这节课重点在比例尺,与数学知识联系密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稍一粗心就会做错,所以这节课重在理解,让学生自己动脑得出结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