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p>课时作业提升二</p><p>一、选择题</p><p>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2题。</p><p>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p><p>A.耀斑 B.X射线</p><p>C.紫外线 D.黑子</p><p>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p><p>A.光球层 B.色球层</p><p>C.日冕层 D.内部</p><p>答案:1.D2.A</p><p>解析:黑气是指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并不是因为黑,而是该区域的温度较周围低而显得黑。</p><p>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据此回答3~4题。</p><p>3.太阳()</p><p>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p><p>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p><p>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p><p>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p><p>4.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p><p>A.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p><p>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p><p>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p><p>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p><p>答案:3.D4.B</p><p>解析:第3题,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太阳系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由卫星和行星组成;太阳与地球最近时是一月初,正值北半球冬季。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第4题,黑子的发生周期为11年,而非每11年出现一次;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活动增强,会导致地球上气候发生变化,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在地球上,能见到极光的地区一般只有高纬度区。</p><p>下图是“a、b、c三地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p><p>5.b、c可能位于()</p><p>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p><p>C.极圈附近 D.极点附近</p><p>6.a地可能位于()</p><p>A.冰岛 B.阿根廷</p><p>C.美国 D.新加坡</p><p>答案:5.D6.D</p><p>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差异。a地有两次辐射量最大值,说明处于回归线之间,而且值较大,所以为赤道附近;b、c太阳辐射量为0的时间段大约为半年,应为极点附近。</p><p>这次太阳风暴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据此完成7~9题。</p><p>7.只有在日全食或特殊仪器才能看到的是()</p><p>A.甲、丁 B.乙、丙</p><p>C.甲、乙 D.乙、丁</p><p>8.除美国外,下列国家组合在一年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p><p>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p><p>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p><p>9.下列现象是由磁暴产生的是()</p><p>A.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p><p>B.极光</p><p>C.气候异常</p><p>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p><p>答案:7.D8.B9.D</p><p>解析:第7题,图中的甲为光球,乙为色球,丁为日冕。第8题,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高纬度地区的加拿大、挪威等可能欣赏到极光。第9题,磁暴现象是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而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p><p>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10~11题。</p><p>10.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p><p>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p><p>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p><p>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p><p>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p><p>答案:C</p><p>解析:太阳活动周期是指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p><p>11.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p><p>A.耀斑频繁爆发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p><p>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p><p>答案:A</p><p>解析:耀斑和黑子都具有约11年的周期,当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相应增多、增强;两极不可能同时出现极光现象;黑子活动与全球各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但不一定呈正相关;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从而产生磁暴现象,因而B、C、D的表述都不正确。</p><p>读图,回答12~13题。</p><p>12.读上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p><p>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p><p>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强年要大于太阳活动弱年</p><p>C.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p><p>D.白天,1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2023cm-3以上</p><p>13.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9月7日13时40分,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p><p>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p><p>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p><p>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p><p>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p><p>答案:12.D13.B</p><p>解析:第12题,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在200~300 km之间,夜间在300~400 km之间,很明显夜间高于白天,A项错。在夜间,300 km以下地区太阳活动强年和弱年的浓度相同,B项错。在100~200 km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白天随高度上升而增大,夜间则随高度上升而减小,C项错。第13题,太阳活动中的耀斑爆发,会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p><p>二、综合题</p><p>14.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p><p>(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p><p>(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p><p>(3)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所示变化有关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p><p>(4)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它发出的________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__,对________电话及传呼机等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________。</p><p>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p><p>(2)耀斑色球黑子</p><p>(3)太阳黑子光球</p><p>(4)11年强烈射电电离层移动磁场</p><p>解析: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周期大约是11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它常随黑子的增多而增多,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再回答本题就容易的多了。</p><p>15.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p><p>城市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时地理纬度(北纬)</p><p>南京2 182.432°04′</p><p>上海1 986.131°09′</p><p>重庆1 211.330°40′</p><p>杭州1 902.130°20′</p><p>宁波2 019.729°54′</p><p>拉萨3 005.129°43′</p><p>(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0(kcal·cm-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p><p>(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线。</p><p>(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原因。</p><p>(4)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原因。</p><p>答案:(1)东部受纬度的影响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呈南北走向。</p><p>(2)图略。</p><p>(3)西侧高。西侧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东侧反之。</p><p>(4)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p><p>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20 (kcal·cm-2)年太阳总辐射量曲线的走向特点,这是由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特别是地形差异及其纬度位置决定的。第(2)题,在绘图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一级控制点,还要注意次级控制点,具体绘图过程中可参照等线剖面图的画法进行。第(3)题,台湾岛东、西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太阳辐射分布具有不同特点。第(4)题,拉萨之所以成为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