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23

2023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含解析

<p>课时作业提升一</p><p>一、选择题</p><p>1.在下图中,火星的位置代号是()</p><p>A.①B.②</p><p>C.③ D.④</p><p>答案:C</p><p>解析:按八大行星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所以代表火星位置的是③。故选C。</p><p>如右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据此回答2~3题。</p><p>2.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p><p>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p><p>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厚</p><p>3.在“第二行星家园”上()</p><p>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p><p>A.①② B.③④</p><p>C.①③ D.②④</p><p>答案:2.C3.A</p><p>解析:第2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判断推理能力。因为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所以对周围大气的吸引力不如地球强,所以大气层厚度要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要弱,白天最高温要高,晚上最低温要低;均温要低,昼夜温差更大。第3题,考查演绎推理能力。“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那么“黄赤交角”为23°59′,太阳的直射范围变大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地球,在“第二行星家园”上有热带和寒带,所以存在大气“热力环流”,④项不确定。</p><p>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第4题。</p><p>4.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p><p>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④不属于河外星系</p><p>A.①② B.②④</p><p>C.①④ D.②③</p><p>答案:C</p><p>解析: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地球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与金星和火星相邻。故选C。</p><p>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5~6题。</p><p>5.“蓝月亮”应属于()</p><p>A.行星 B.恒星</p><p>C.卫星 D.彗星</p><p>6.“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p><p>A.太阳 B.地球</p><p>C.行星 D.恒星</p><p>答案:5.C6.D</p><p>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蓝月亮”围绕行星公转,因而属于卫星。第6题,“蓝月亮”本身不发光,其光照应来自能发光的恒星。因为“蓝月亮”是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的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因而其光照不可能来自太阳。</p><p>7.下列各组行星均属类地行星的是()</p><p>A.金星、地球、火星 B.水星、木星、土星</p><p>C.地球、天王星、木星 D.火星、水星、冥王星</p><p>答案:A</p><p>解析: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将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p><p>8.据俄罗斯科学家预测,2023年4月13日一颗小行星将撞向地球。这颗小行星最有可能来自()</p><p>A.河外星系</p><p>B.地月系</p><p>C.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p><p>D.巨行星之间</p><p>答案:C</p><p>解析:小行星最有可能来自太阳系中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p><p>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读下表中的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9~10题。</p><p>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夹角</p><p>地球1.001.001年23时56分23°26′</p><p>火星0.110.151.9年24时37分23°59′</p><p>9.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p><p>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p><p>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p><p>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p><p>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p><p>10.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p><p>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p><p>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p><p>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p><p>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p><p>A.①② B.②③</p><p>C.③④ D.①④</p><p>答案:9.A10.C</p><p>解析:第9题,地球作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与其存在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等条件有关,其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适宜的温度与日地距离、自转周期适中等因素有关。第10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火星质量、体积都比较小,产生的引力较小,不可能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火星的公转周期为1.9年,四季的长度约是地球的2倍。</p><p>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p><p>11.世人对甲星球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p><p>①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p><p>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p><p>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p><p>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p><p>A.①② B.②③</p><p>C.③④ D.①④</p><p>12.与甲、乙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p><p>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p><p>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p><p>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p><p>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p><p>答案:11.D12.A</p><p>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甲、乙两行星分别是火星和金星,有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第12题,与金星和火星相比,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以及液态水的存在。</p><p>二、综合题</p><p>13.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p><p>(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p><p>(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p><p>(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p><p>A.变为寒冷的“冰球”</p><p>B.变为炽热的“火球”</p><p>C.大气层将会消失</p><p>D.体积将会变小</p><p>(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p><p>(2)西东逆近圆共面</p><p>(3)A</p><p>(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p><p>(5)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p><p>解析:第(1)(2)(3)题,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上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远,地球会变成“冰球”。第(4)(5)题,可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p><p>1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p><p>材料二设想在距离地球5.28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p><p>(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要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表述?</p><p>(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求救信号高兴地说:“哈哈,银河系中果真还有生命存在。”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假设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10万光年)</p><p>(3)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提示:信号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p><p>(4)若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天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p><p>答案:(1)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p><p>(2)对,X星球距离地球5.28光年,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p><p>(3)因为X星球距离地球5.28光年,信息从该星球传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时间,当地球上的信息传到该星球时,时间已是10年以后了,那时该星球已经毁灭。</p><p>(4)该天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等。</p><p>解析:第(1)题,地球的位置可从天体系统等级和在太阳系的具体位置来说明。第(2)(3)题,可以通过计算看一下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第(4)题,若星球存在生命,它所具备的条件就应和地球类似。可参照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归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