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暑假作业地理答案基础知识巩固
<p>地理是门有趣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暑假作业地理答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p><p>A.2023年B.2023年C.2023年D.2023年</p><p>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p><p>A.老龄人口增加B.人口增加D.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p><p>冬小麦在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示意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p><p>3.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p>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土壤</p><p>4.与M地相比,N地冬小麦生产的有利条件是()</p><p>A.热量充足B.光照充足C.降水丰富D.土壤肥沃</p><p>下 图为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读图完成5~6题</p><p>5.该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p><p>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p><p>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p><p>③只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p><p>④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p><p>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p><p>6.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p><p>①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②废弃物综合利用</p><p>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④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p><p>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p><p>2023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结合右图(水循环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完成7~8题。</p><p>7.“海绵城市”建设对右图中abcd四个环节带来的影响,合理的是( )</p><p>A.a减少B.b增加C.c减少D.d增加</p><p>8.“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p><p>A.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 B.解决城市缺水的问题</p><p>C.缩短径流集聚的时间 D.省掉污染治理的费用</p><p>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少儿、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右图示意2023~2023(含预测)年我国少儿、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9~10题。</p><p>9据图示信息推测,2023年后我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p><p>A.人口迁移加剧B.人口老龄化加重</p><p>C.人口分布失衡D.社会负担减轻</p><p>10.为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p><p>A.废除计划生育B.提高工资待遇 C.鼓励劳务输出D.推迟退休年龄</p><p>综合题</p><p>11.(24分)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国土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2023年总人口为2023.85万。韩国矿产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读图甲、图乙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p>图甲</p><p>(1)指出韩国海岸线的特点,说出其对港口分布的影响。(8分)</p><p>(2)描述韩国重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条件。(8分)</p><p>(3)读图乙,比较首尔和北京气候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8分)</p><p>图乙</p><p>济州岛面积2023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而成,岛上分布着360多座休眠火山,有多处典型的熔岩洞窟及熔岩隧道等,被称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之一。济州岛由于远离陆地,保留了母系社会原有的习俗,使用当地方言的习俗等。</p><p>12.(30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p>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p><p>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p><p>描述涅瓦河的水系特征。(10分)</p><p>分析18世纪前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10分)</p><p>简述圣彼得堡发展造船工业的有利条件。(10分)</p><p>(3) 从题干文字材料提取技术、工业基础条件,从区位图中提取水域、交通、市场条件。</p><p>13.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所示地区沿海很少有大港口分布,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p><p>答案解析</p><p>选择题</p><p>【答案解析】1.C2.C</p><p>【解析】1题2023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在这之后开始小于0,故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答案为C。</p><p>2题由图可以看出,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将导致用工成本上升。</p><p>3.C4.B</p><p>【解析】3题结合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地区为非洲南部,图中M、N两地纬度一致,但两地沿岸分别有暖流和寒流经过,使得M处热量条件更好,则冬小麦生育期较短;由图中高度表可知M、N两地地形差别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处大气环流情况大致相同,而土壤是否存在较大差异无法获知。</p><p>4题结合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地区为非洲南部,图中M、N两地纬度一致,但两地沿岸分别有暖流和寒流经过,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 M处水热条件更好;受寒流降温减湿影响,N地降水较少,光照条件更好。</p><p>5.D6.C</p><p>【解析】5题生态农业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结合图例不难看出D正确。6题读图中图例可知①③正确,答案为C。</p><p>7.D8.A</p><p>【解析】根据水循环的知识可知:a为蒸发,b为地表径流,c为地下径流,d为下渗。根据题干海绵城市的吸、蓄、渗、净水作用不难得出:a增多,b减少, c增多,d增多。故答案为D。</p><p>8题据材料信息可知,海绵城市建设只能缓解而不能解决缺水问题,B错误;减缓径流集聚速度、延长径流集聚时间,C错误;减轻污染但不能根治,D错误;地表径流减少,能够缓解城市内涝压力,A正确。</p><p>9.B10.D</p><p>【解析】9题据图可知,2023年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增长明显,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答案为B。</p><p>10 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废除计划生育不可行。针对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延长退休年龄是可行措施,D正确。</p><p>综合题</p><p>11.【答案解析】(1)特点:海岸线较长;东部平直;西部、南部比较曲折。影响:(港口多);集中分布在海岸线曲折地区。</p><p>(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和西北沿海地区。</p><p>形成条件:由于矿产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国内市场小,以国际市场为主;东南沿海和西北沿海港口较多,方便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东南沿海与日本隔海相望,西北沿海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近主要国际市场)。</p><p>(3)不同:首尔最热月在8月,比北京推迟一个月;年降水量比北京多(各月降水量比北京多)。</p><p>成因:首尔位于半岛上,受海洋影响大,升温较慢;水汽较多,降水量较多。(北京相反)</p><p>【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海岸线的空间形态及分布特点描述和其对海运条件的影响、工业中心等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和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及气候的成因分析、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分析、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p><p>12.【答案解析】</p><p>(1),先向西南流后折向西北最后折向西南;河网较密集,南侧支流多于北侧(或“南侧流域面积大于北侧”,干流河道弯曲,入海口多分汊</p><p>(2)气温 较低(或“冬季寒冷,夏季温和”) ,蒸发较弱,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位于河口,地势较低洼,海水易倒灌,排水不畅。</p><p>涝灾害;热量不足,种植业发展条件差。</p><p>(3)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水域面积大;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p><p>【解析】</p><p>(1)水系特征一般分析流向、河网密度、河道特征等。所有信息图中都有,认真读图,穷尽图中信息。</p><p>(2)沼泽地的成因一般分析降水量与蒸发量、地形、排水条件、土壤条件等。结合具体区域展开分析。</p><p>(3) 从题干文字材料提取技术、工业基础条件,从区位图中提取水域、交通、市场条件。</p><p>13.【答案解析】海岸线平直,无优良港湾;高原为主的大陆,沿岸地势坡度大,缺少平坦辽阔的地形;该区域沿海地区常年受陆地吹来的信风影响,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不利港口淡水补给;腹地经济落后,对外贸易需求少。</p><p>【解析】把握住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海岸线、沿岸地形、风、水)社会因素(经济腹地),结合图中信息展开分析即可。</p><p>高一暑假作业地理答案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