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19

山东省聊城市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p>山东省聊城市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p><p>地理试题</p><p>第I卷(选择题共50分)</p><p>注意事项:</p><p>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p><p>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p><p>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人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一迁移率理论模型(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p><p>1.20世纪8C年代以来,影响我国②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p><p>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p><p>C。经济因素 D。家庭因素</p><p>2.关于目前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我国在③年龄段的人口迂移比美国明显</p><p>B。影响美国③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p><p>C。我国①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由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p><p>D。①与②年龄段之间具有相关性,子女随父母迁移</p><p>下图为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3~4题。</p><p>3.中国人口2023年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是</p><p>A。人「数量开始下降</p><p>B.2023年近一半为老年人</p><p>C。劳动人口开始诚少</p><p>D。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p><p>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的是</p><p>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此完成5~6题。</p><p>5.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环境承载力大的关键因素是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p><p>B。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经济条件落后</p><p>C。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p><p>D。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降水稀少,气侯于燥</p><p>6.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较东部地区小。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p><p>B:西北地区消费水平低</p><p>G。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p><p>D。西北地区科技水平低</p><p>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六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完成7~8题。</p><p>7.甲地带所在的城市功能区可能是</p><p>A。商业风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p><p>8.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可能位于</p><p>A。华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横断山区 D。雅鲁藏布江谷地</p><p>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房屋依山而建,与自然和谐相融。读图完成9~10题。</p><p>9.关于福建土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防御功能突出</p><p>B。既能防震、防潮,又能保暧隔热</p><p>C。体现了聚族前居、平等团结的传统</p><p>D。体现了正统严谨尊卑有序的特点</p><p>10.福建土楼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点是</p><p>A.开放 B.外向 C.内敛 D.张扬</p><p>下图为城市化速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p><p>11.关于M、P、N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p><p>A。M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p><p>B。P时段城市化进程最快</p><p>C。P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p><p>D,N时段人口向城市还速集聚</p><p>12.目前,中国和美国所处的时段分别是</p><p>A.M、P B.M、N C.P、N D.P、M</p><p>史料记载:“左公宗棠就职后,令民旱地铺沙,改良土地,成为特有之沙田……耕垦日广,民食渐充,钩面一斤值钱十文,近更广植浙桑,此地之桑较浙江叶大汁厚,实为宜桑。”据此完成13~15题。</p><p>13.左宗棠时任官职最可能是</p><p>A。福建巡抚 B。湖北巡抚</p><p>C。浙江巡抚 D。陕甘总督</p><p>14.左宗棠令民“铺沙”的主要月的是</p><p>①促进根系发育 ②减少水分蒸发③增大昼夜温差④恢复土壤肥力</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15.“此地之桑较浙江叶大汁厚”的优势白然条件是</p><p>A。光照充足 B。降水丰沛</p><p>C。气温年较差大 D。土壤肥沃</p><p>由一个好的创意起步,在不到十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甚至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被称为独角兽企业。它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和创新产业及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截止2023年11月,全国共有160多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2023亿美元,主要分布在16个城市,其中88%位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个城市。据此完成16~18题。</p><p>16.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个城市聚集独角兽企业超过八成,主要因为这些城市</p><p>①新经济发展迅速②环境质量优越③科技创新能力强④地域规模超大</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17.下列独角兽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可能是</p><p>A。医药科技 B。汽车交通</p><p>C。电子商务 D。文化娱乐</p><p>18。与传统企业相比,独角兽企业</p><p>A。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度提高</p><p>B。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增大</p><p>C。对厂址的选址要求将降低</p><p>D。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p><p>下图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p><p>9.甲、乙、丙、丁交通运输方式依次是</p><p>A。航空、铁路、公路、水运</p><p>B。公路、航空、铁路、水运</p><p>C。铁路、航空、公路、水运</p><p>D。公路、水运、铁路航空</p><p>20.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p><p>B。乙是集成电路最好的运输方式</p><p>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p><p>D。丁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p><p>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p><p>21.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密度最小的是</p><p>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p><p>22.拟在城区的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p><p>①地形②地租③市场④交通</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API”的意思是空气污樂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APⅠ)的形势报告检洲指标有: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氪氧化物(NOx)。据此完成23~25题。</p><p>23.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p><p>A。阴雨大风天气</p><p>B。暗朗无风天气</p><p>C。强烈对流天气</p><p>D。冷锋过境天气</p><p>24.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p><p>A。春葚播种土地裸露</p><p>B。大量燃娆煤炭用于取暖</p><p>C。沙暴天气时有发生</p><p>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p><p>25.下列措施对降低API有效且切实可行的是</p><p>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减少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p><p>③优化产业结构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p><p>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p><p>材料一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以渭河平原为依托,贯穿其中的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因此陕西又被称为“三秦大地”。</p><p>材料二 陕西省地理简图及2023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p><p>(1)简述狭西省人∏的分布特征。(2分</p><p>(2)分析关中平原人口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4分)</p><p>(3)简述陕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4分)</p><p>27.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问题。(10分)</p><p>(1)A、B、C、D四地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分)</p><p>(2)下表为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统计表。据此说明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特点及原因。(4分)</p><p>(3)该城市计划将重工业区迁至C处。试分析其原因。(3分)</p><p>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p><p>材料一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組织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引溪水灌溉稻田,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下图为青田县稻田养鱼示意图。</p><p>材料二 近年来,古老的稻阳养鱼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一些农户用水泥浇筑田埂防止涡水,通过施月化肥、农药和投放精饲料等措施提高水稻、田鱼产量,并开发以稻鱼共生文化为核心的农业观光活动,农民收入得到增加。</p><p>(1)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3分)</p><p>(2) “稍鱼共生”生产方式体现了生态叫持续发展的理念,说明其具体表现。(3分</p><p>(3)说明近年来稻田养鱼方式发生转变对当地产生的影响。(4分)</p><p>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p><p>材料一 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心之一。下图为杭州市地理位置示意图。</p><p>材料二 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杭州蚕桑、西湖龙井闻名会国。杭州传统工业部门齐全,很多行业在全国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此外,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近年来,杭州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图所示。</p><p>(1)归纳杭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2分</p><p>(2)分析杭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4分)</p><p>(3)请为杭州三大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p><p>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p><p>2023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千年来阻隔西北与西南的秦岭天堑由此贯通,“蜀道难”成为历史。西成高铁线全长658千米,最高时速为250千米,耗时5年才建成,通过127座桥梁和34个隧道将黄河上游同长江连接了起来,并将两安到成都的铁路列车运行时间从大约11个小时崩减到3个多小时。下图为西成高铁示意图。</p><p>(1)指出西成高铁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难。(3分)</p><p>(2)简述西成高铁桥隧比例高对铁路运营的积极影响。(3分)</p><p>(3)简述西成高铁建设的地理意义。(4分)</p><p>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p><p>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p><p>1-10:CDCBD BBADC</p><p>11-20:BCDCA BCABB</p><p>21-25:DDBCC</p><p>二、综合题(共50分)</p><p>26.(10分</p><p>(1)南北少,中部多(1分);集中分布在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区(1分)</p><p>(2)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优越;有渭河流经,水源充足;地形平坦(自然原因,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共2分)</p><p>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较高〈社会经济原因,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共2分</p><p>(3)环境问题:水土流失(1分)</p><p>自然原因:陕北多山地,地势起伏大(1分);生态脆弱,地质灾害多发(1分);降水集中,多暴雨(1分)</p><p>27.(10分)</p><p>(1)A(1分)A地位于市中心(1分),交通通达度好(1分)</p><p>(2)特点: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共2分)</p><p>原因:地面硬化面积扩大(1分),植被减少(1分)</p><p>(3)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低;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环境影响小;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减少对市区污染(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得3分。共3分)</p><p>28.(10分)</p><p>(1)山地多,土地资源有限(1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1分);河湖众多,水源充足(1分)</p><p>(2)水稻田为田鱼提供生存环境、食物(1分);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1分);稻鱼共生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人(1分)</p><p>(3)有利影响:提高稻鱼产量,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就业机会(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共2分)</p><p>不利影响:不利于农业传统文化的传承(1分);可能导致生态破坏(1分)</p><p>29.(10分)</p><p>(1)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1分);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1分)</p><p>(2)科学技术水平高,人才多(1分);交通便捷(1分);环境优美(1分);信息通达度高(1分)</p><p>(3)建设丝绸、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分);改造传统工业(1分);大力发展微电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1分);发展旅游业、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1分)</p><p>30.(10分)</p><p>(1)沿线地势起伏大(1分);穿越秦岭,地质条件复杂(1分);沿线生态环境脆弱(1分)</p><p>(2)降低路线坡度,保证运营安全(1分);缩短线路距离(1分);提高运行速度,提高运输效率(1分)</p><p>(3)加强陕西与四川间的交流与联系;缓解两地间的交通压力;促进陕西、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巩固沿线地区少数民族的团结等。(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得4分。共4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聊城市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