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14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p>1.1认识地球面貌</p><p>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p><p>2、地球的形状:球体。</p><p>3、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2023千米;最大圆周长约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4万千米。</p><p>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p><p>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p><p>经线</p><p>纬线</p><p>形 状</p><p>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p><p>圆,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p><p>长 度</p><p>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p><p>纬线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p><p>越向两极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一点</p><p>指 示</p><p>方 向</p><p>南、北方向</p><p>东、西方向</p><p>6、纬度的划分:</p><p>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p><p>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p><p>(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p><p>7、经度的划分:</p><p>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p><p>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p><p>(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p><p>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p><p>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p><p>●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p><p>●北回归线(23.5°N)</p><p>●南回归线(23.5°S)</p><p>●北极圈(66.5°N)</p><p>●南极圈(66.5°S)</p><p>9、特殊的经线:</p><p>●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p><p>●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p><p>●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p><p>(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p><p>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p><p>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p><p>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p><p>1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p><p>------------------------------------------------------------------------------------------</p><p>1.2感受地球运动</p><p>1、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p><p>项 目</p><p>自 转 运 动</p><p>公 转 运 动</p><p>概 念</p><p>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p><p>地球绕太阳的运动</p><p>旋转中心</p><p>地轴</p><p>太阳</p><p>运动方向</p><p>自西向东</p><p>自西向东</p><p>周 期</p><p>一天</p><p>一年</p><p>地理意义</p><p>昼夜更替</p><p>季节变化</p><p>2、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倾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p><p>3、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北半球的二分二至)</p><p>项目</p><p>春分</p><p>夏至</p><p>秋分</p><p>冬至</p><p>日期</p><p>3月21日前后</p><p>6月22日前后</p><p>9月23日前后</p><p>12月22日前后</p><p>太阳光</p><p>直射纬度</p><p>赤道</p><p>北回归线</p><p>赤道</p><p>南回归线</p><p>北半球季节</p><p>春季</p><p>夏季</p><p>秋季</p><p>冬季</p><p>北半球</p><p>昼夜状况</p><p>各地昼夜等长</p><p>昼最长,夜最短,</p><p>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p><p>各地昼夜等长</p><p>昼最短,夜最长,</p><p>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p><p>南半球季节</p><p>秋季</p><p>冬季</p><p>春季</p><p>夏季</p><p>南半球</p><p>昼夜状况</p><p>各地昼夜等长</p><p>昼最短,夜最长,</p><p>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p><p>各地昼夜等长</p><p>昼最长,夜最短,</p><p>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p><p>4、问题:同一时间,地球上不同地区得到太阳的热量一样吗?为什么?</p><p>同一时间,地球上不同地区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不一样的,低纬度地区得到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得到的热量少。这是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和太阳直射位置在地球表面的变化造成的。</p><p>5、科学家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p><p>6、五带的特征:</p><p>五带</p><p>热带</p><p>北温带、南温带</p><p>北寒带、南寒带</p><p>范围</p><p>南、北回归线之间</p><p>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p><p>北极圈以北、</p><p>南极圈以南地区</p><p>有无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p><p>有直射阳光</p><p>无阳光直射,</p><p>也无极昼极夜现象</p><p>无阳光直射,</p><p>有极昼极夜现象</p><p>获得热量多少</p><p>获得热量多</p><p>得到热量比热带少,</p><p>比寒带多</p><p>获得热量少</p><p>四季变化</p><p>气候终年炎热,大多数月均温在20℃以上</p><p>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春暖、夏热、秋凉、冬冷</p><p>气候终年寒冷,大多数月均温在0℃以下</p><p>7、问题1:冬、夏两季教室接受阳光的情况,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p><p>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斜射得很厉害,所以通过窗户射到屋子里的阳光要多;夏季由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光几乎直射,甚至直射,所以通过窗户照到屋子里的阳光要少。</p><p>问题2:我们这儿的人们为什么喜欢住坐北朝南的房屋呢?</p><p>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一年中太阳光线始终是从南方照射过来的,坐北朝南的房屋,窗户面向南面,无论冬季还是夏季,阳光都可以照射到屋子里,尤其是寒冷的冬季,通过窗户斜射到屋子里的阳光更多些。总之,坐北朝南的房屋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所以我们这儿的人们喜欢住坐北朝南的房屋。</p><p>8、问题:有的地方(我们这儿)每年的“五一节”和“国庆节”前后,学校都要调整作息时间,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p><p>在我国有些地方的学校,比如我们这儿,五一节到国庆节这段时间,作息时间要做调整,通常是下午上课的时间推后(多为午后3点上课)。这样调整作息时间的原因主要是考虑了师生的身体健康,因为五一节以后,逐渐进入盛夏季节,太阳高度角增大,光照强烈,我们知道一日内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若此时到校上课,光照强,气温高,会影响到师生的身体。国庆节以后,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到了南半球,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减小,太阳辐射减弱,气温有所降低,所以作息时间又调整到原来的时间。</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