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13

开滦二中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考试

<p>   开滦二中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考试</p><p>地理试卷 命题人:黄文清 校对人:黎明耀</p><p>说明:</p><p>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9)页至第(10)页。</p><p>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p><p>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p><p>注意事项:</p><p>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p><p>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p><p>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Ⅱ卷一并收回。</p><p>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p><p>1. 下表中反映人口的数据X( )</p><p>中 国 环 境 与 人 口 信 息</p><p>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6亿</p><p>最适宜的人口数量X亿</p><p>2023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13亿</p><p>预测2023年供养的人口数量13.7亿</p><p>A.X13亿 B.X13亿 C.X=13亿 D. X=16亿</p><p>2. 表中反映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p><p>A.13.7亿 B.13亿 C.X亿 D.16亿</p><p>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 )</p><p>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消费水平 ④人口的抚养比</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4.下列婚俗中对人口出生率影响最小的是( )</p><p>A.初婚年龄小 B.父母包办婚姻</p><p>C.婚姻稳定程度低 D.一夫多妻</p><p>5.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B.参与国际旅游</p><p>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 D.人口的空间移动距离必须在2023千米以上</p><p>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2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6—8题。</p><p>6.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p><p>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p><p>7.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p><p>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p><p>8.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p><p>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p><p>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回答9—10题。</p><p>9.这种农业变迁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p><p>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西走廓 D.太湖平原</p><p>10.这种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p><p>A.气候 B.市场 C.政策 D.交通</p><p>与2023年相比,2023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 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1—13题。</p><p>11.导致2023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p><p>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p><p>1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p><p>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1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p><p>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p><p>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p><p>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4—15题。</p><p>14.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p><p>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p><p>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p><p>15.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p><p>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p><p>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p><p>下图中①代表商品谷物农业,③代表大牧场放牧业,回答16—17题</p><p>16.②所在国家最可能是( )</p><p>a、英国 b、意大利 c、新西兰 d、美国</p><p>A.a、b B.b、d C.a、c D.c、d</p><p>17.①和③相同的区位条件是( )</p><p>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广人稀 C.气候温和湿润 D.距海港近</p><p>18.我国西北、东北的商品谷物农业是( )</p><p>A.家庭经营 B.国营 C.以水稻、小麦为主 D.以冬小麦、玉米为主</p><p>某沿海城市附近有大型铁矿、煤矿、盐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除已建成钢铁厂、煤气厂和化肥厂外,还计划建立一批工厂,形成一个工业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9—22题。</p><p>19.将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纯碱厂、重型机械厂和煤化学工业基地的名称填入适当的空格中。正确的是()</p><p>①—煤化学工业基地②—化工厂③—火力发电厂④—纯碱厂⑤—重型机械厂</p><p>A.①② B.②③</p><p>C.①③④ D.①④⑤</p><p>20.该地重型机械厂、纯碱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p><p>A.海运便利 B.水资源丰富</p><p>C.接近原料产地D.劳动力资源丰富</p><p>21.工厂③、④、化肥厂之间,主要存在哪种地域联系()</p><p>A.生产协作 B.信息联系</p><p>C.商贸联系 D.科技联系</p><p>22.下列生产过程反映的地域联系与上题工厂之间反映的地域联系不同的是()</p><p>A.服装 B.石油加工</p><p>C.钢铁 D.现代物流</p><p>读“我国某地农业调整示意图”,回答23~24题:</p><p>23.读图A,属于该地所在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p><p>A.机械化水平高 B.商品率高</p><p>C.科技水平高 D.单产高,商品率低</p><p>24.读图B,①②③④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p><p>A.①大棚蔬菜②有机茶③饲料作物④花卉</p><p>B.①有机茶②花卉③大棚蔬菜④饲料作物</p><p>C.①饲料作物②大棚蔬菜③有机茶④花卉</p><p>D.①花卉②饲料作物③有机茶④大棚蔬菜</p><p>读“西半球某地自然要素统计表”,回答25~26题:</p><p>平均海拔</p><p>(m)7月平均气温</p><p>(℃)1月平均气温</p><p>(℃)年均降水量</p><p>(mm)</p><p>20237~32-20230~700</p><p>25.关于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降水偏少,适合畜牧业的发展</p><p>C.寒潮对该地的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D.该地无霜期较长,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p><p>26.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p><p>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p><p>C.水稻种植业 D.混合农业</p><p>读“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回答27~28题:</p><p>位置0°~3°E47°N~50°N</p><p>平均海拔(m)16</p><p>年平均气温(℃)11.5</p><p>七月平均气温(℃)20.7</p><p>一月平均气温(℃)2.6</p><p>年均降水量(mm)780</p><p>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乳畜产品</p><p>27.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p><p>A.自给型农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p><p>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型农业</p><p>28.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p><p>A.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p><p>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盐碱化 D.最大的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p><p>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如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回答29—30题。</p><p>29.图中有机污染源在()</p><p>A.①B.②</p><p>C.③ D.④</p><p>30.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p><p>A.M B.N</p><p>C.O D.P</p><p>31.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的萌芽时期是()</p><p>A.采猎文明时期</p><p>B.农业文明时期</p><p>C.18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p><p>D.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p><p>3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p><p>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p><p>B. 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p><p>C. 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p><p>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p><p>3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p><p>A.臭氧层空洞 B.水体污染</p><p>C.土壤盐碱化 D.大气质量下降</p><p>34、为了减少运费,最需接近市场的是()</p><p>A、制糖厂 B、造船厂</p><p>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p><p>35、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大的是()</p><p>A、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p><p>B、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p><p>C、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p><p>D、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p><p>36、受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影响,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p><p>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p><p>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p><p>37.直接影响城市地租地价高低的主要因素是()</p><p>A.政府以及媒体宣传力度的大小</p><p>B.房地产商的炒作</p><p>C.公众的收入和功能区的知名度</p><p>D.距离市区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p><p>38、有关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中心地是没有级别之分的</p><p>B、中心地理论认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p><p>C、两个相邻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不可能有重叠的</p><p>D、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3倍</p><p>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读图,回答39—40题。</p><p>39.四个垃圾收集点布局方案较为合理的有()</p><p>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p><p>40.小区按规划布局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但使用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p><p>①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②生活垃圾数量较多</p><p>③生活垃圾种类较多 ④垃圾分类标准模糊</p><p>A.①④ B.②③</p><p>C.③④ D.②④</p><p>开滦二中2023~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考试地理试题</p><p>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p><p>41.(10分)读“城镇农业区位安排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p><p>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p><p>养鱼业</p><p>种小麦</p><p>柑橘园</p><p>养鸡场</p><p>种蔬菜</p><p>奶牛场</p><p>42.(8分)读“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p><p>(1)根据所学原理,判断图中字母与其代表的功能区名称。</p><p></p><p>A、</p><p></p><p>B、</p><p>C、</p><p>(2)该新城区计划建污水处理厂,最适宜布局在()</p><p>A.①处 B.②处</p><p>C.③处 D.④处</p><p>2023---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6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ADABCDACDB</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ACDBCDBBDC</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ADDCCBDBBC</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BADCABDBAA</p><p>二、非选择题(共20分)</p><p>41、答案: 自上而下分别填写:A C E D B F(每空2分,共12分)</p><p>42、答案:(1)A----工业区B----商业区 C----住宅区 (2)D(每空2分,共8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滦二中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