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12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p>一、教学目标:</p><p>(一)知识目标:</p><p>1、记住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形状、流经的省区和流经的主要地形区。</p><p>2、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p><p>(二)能力目标:</p><p>1、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p><p>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合作探究能力,学会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p><p>(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之情,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p><p>二、教学重点:</p><p>1.记住黄河的地理概况。</p><p>2.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p><p>三、教学难点: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p><p>四、课型:新授课</p><p>五、教具:多媒体课件</p><p>六、教学过程:</p><p>放《保卫黄河》乐曲引入新课。</p><p>大家刚才听的这首乐曲,是什么曲子?</p><p>提到黄河,我们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和治理黄河呢?这一节我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个问题:黄河的治理</p><p>[板书]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p><p>二、黄河的治理</p><p>[板书](一)认识黄河</p><p>[承转]我们先了解一下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p><p>出示学习提纲:</p><p>(板画)黄河干流轮廓图,:</p><p>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p><p>2、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p><p>3、说出黄河的形状像汉字的什么字?</p><p>学生回答</p><p>学生打开地图册22——23页《黄河流域图》</p><p>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p><p>教学环节及时间</p><p>教师活动</p><p>学生活动</p><p>共同探究</p><p>4、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p><p>5、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样划分的?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黄河上游、中游河下游是怎样划分吗?</p><p>[根据学生的回答,同位的同学到黑板的板图上贴出名称,教师总结,点明是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重点目标。]</p><p>[承转]我们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做出了那些贡献呢?</p><p>[板书](二)评价黄河</p><p>读图2、32,让学生看图中的四幅图片回答:</p><p>由黄河的奉献系列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p><p>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源头</p><p>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地处我国阶梯之间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工程并板图)</p><p>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p><p>(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p><p>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提供旅游资源,也有水能资源。)</p><p>[承转]黄河有功也有过,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那么:造成黄河忧患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呢?</p><p>读课本50页活动1,让学生阅读找出:</p><p>1、黄河忧患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p><p>[展示] 洪水威胁</p><p>泥沙淤积</p><p>缺水断流</p><p>水污染</p><p>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p><p>[承转]由于洪水的威胁和泥沙淤积,使黄河不同的河段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那么:</p><p>2、黄河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p><p>出示课本51页图2、35种的图片:[展示]</p><p>学生看图找出问题并相互交流,说出自己记忆的某个知识的方法。</p><p>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p><p>学生看图</p><p>回答</p><p>学生看书找出答案:</p><p>教学环节及时间</p><p>教师活动</p><p>学生活动</p><p>共同探究</p><p>(重点分析中游河段)</p><p>(1)上游:①荒漠化问题—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结合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分析干旱的原因)</p><p>②凌汛——主要是自然原因</p><p>(明确告诉学生凌汛产生的位置,学生思考黄河的流向、纬度位置得出结论)</p><p>(2)中游:水土流失问题——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p><p>(引导学生看录像找答案,针对支流多,师随手画出黄河支流汾河、渭河及泾河,说明渭河流经的地段是秦岭以北的谷地,因此有“泾渭分明”之说。并得出中游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问题。) 通过看录像,引导学生分析出原因。自然原因:(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2)暴雨集中 (3)支流众多。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滥砍滥伐、过渡放牧)</p><p>引导学生读课本49页图2、33《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说出:黄河哪个河段产生的泥沙最多,进一步体现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p><p>插入历史知识:古代最强盛的唐朝建都长安(今西安),古代的丝绸之路就从长安出发,到达欧洲,从历史上看,这里当时的条件怎样?现在出现这样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简单说出措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p><p>(3)下游:下游的“地上河”隐患与凌汛展示“地上河”图片提出问题:①“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放录像)②“地上河”造成的隐患是什么?</p><p>(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暴雨季节,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历史上,黄河曾多次迁徙改道,行程方圆25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p><p>展示课本49页图2、34,引导学生分析范围和出现的后果。由此图可以看出,黄河下游狭窄的汇水面积,没有支流汇入,由此推断“地上河”的形态与隐患。[点明此部分是这节课重点学习的第二个目标。]</p><p>[承转]面对黄河的忧患,怎样根治呢?</p><p>[板书](三)根治黄河(点明是这节课的第三个学习目标)</p><p>[献计献策]治理黄河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p><p>(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p><p>[承转]近年来,黄河又出现了缺水断流、水污染等问题,出示活动2中的表《黄河断流的长度和天数》,看表回答回答下列问题:</p><p>1、从表中可以看出黄河断流的长度和天数有什么变化?</p><p>2、断流的月份增多了还是减少了?</p><p>3、造成断流的原因有哪些?</p><p>4、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p><p>针对水污染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p><p>同学们,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了解了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知道了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带来的忧患,并且找到了根治黄河的办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