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高三月考的地理试卷和答案
<p>在高三的复习的阶段,学生需要多做一些的试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高考前发现问题并且改正,下面优学地理网的小编将为大家带广西的月考的地理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p> <strong> 广西钦州市高三的月考地理试卷</strong> <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p> <p>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p> <p>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p> <p>A.ⅠB.ⅡC.Ⅲ D.Ⅳ</p> <p>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p> <p>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p> <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 <p>下图是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p> <p>3.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p> <p>A.甲B.乙C.丙 D.丁</p> <p>4.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p> <p>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p> <p>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p> <p>5.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p> <p>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p> <p>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p> <p>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6~7题。</p> <p>6.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p> <p>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p> <p>7.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p> <p>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p> <p>C.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p> <p>读下图,完成8~9题。</p> <p>8.图示输送线路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p> <p>A.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B.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p> <p>C.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p> <p>9.建设该输送线路的原因是()</p> <p>①西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②东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p> <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 <p>下图为中国电力流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p> <p>10.下列关于我国电力流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p> <p>A.都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B.都是我国能源资源缺乏地区</p> <p>C.都属于我国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D.都是工业发达、对电能需求量大的地区</p> <p>11.下列对电力流入地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p> <p>①缓解了流入地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②有助于改善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③调整了流入地能源消费结构④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p> <p>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p> <p>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 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下图为目前我国已建和正在建设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读图,完成12~13题。</p> <p>12.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p> <p>A.西电东送 B.北煤南运C.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D.西气东输</p> <p>13.有关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p> <p>①图中的线路跨越九省一市,其中有六个省区隶属我国的中部经济地带</p> <p>②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p> <p>③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p> <p>④解决了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p> <p>⑤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少的问题</p> <p>⑥水火并济,调整了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p> <p>A.①②⑤ B.②③⑤C.②③⑥ D.③④⑥</p> <p>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下图,完成14~15题。</p> <p>14.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p> <p>①产品的科技含量高②劳动力资源充足</p> <p>③市场经济比较完善④成本较低</p> <p>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p> <p>15.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p> <p>①营销基地②生产基地③研究基地④产品组装地</p> <p>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p> <p>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内地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了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23年以来,台湾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内地。读以上材料及台商对内地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完成16~18题。</p> <p>16.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变化过程是()</p> <p>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p> <p>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p> <p>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p> <p>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p> <p>17.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变化过程是()</p> <p>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p> <p>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p> <p>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p> <p>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p> <p>18.关于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p> <p>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②不可能在祖国内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④随着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p> <p>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⑤</p> <p>下图为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的产量和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p> <p>19.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有可能是()</p> <p>A.飞机 B.运动鞋C.计算机 D.精密仪器</p> <p>20.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p> <p>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p> <p>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p> <p>C.该企业给予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p> <p>D.该企业的产品在B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p> <p>21.最适宜成为该企业开设新的工厂的国家是()</p> <p>A.马来西亚 B.利比亚 C.沙特阿拉伯 D.意大利</p> <p>下图为电视机产品生产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22~23题。</p> <p>22.在电视机生产周期中,该产业不断转移表明()</p> <p>A.交通通信日趋严重 B.发达国家转移污染</p> <p>C.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 D.技术的影响在加强</p> <p>23.与图中内容不相符的表述是()</p> <p>A.新产品阶段,产品生产与消费地主要集中在美国</p> <p>B.成熟产品阶段,该产业实施转移的主要投资对象为其他发达国家</p> <p>C.标准化产品阶段,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p> <p>D.发达国家的生产量总是大于消费量</p> <p>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4~25题。</p> <p>24.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p> <p>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p> <p>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p> <p>25.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p> <p>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p> <p>第Ⅱ卷综合题</p> <p>二、综合题(共50分)</p> <p>2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p> <p>被称为安徽省内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已列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投资约260亿元,工程线路的总方向是从长江入巢湖,在巢湖西岸上岗,穿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入淮河。输水干线全长330千米,多年平均引江济淮水量约10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与豫东和鲁西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是一项集水利、环保与航运的综合性工程。</p> <p>(1)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淮北平原小麦生产的意义。(4分)</p> <p>(2)分析该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4分)</p> <p>(3)综述该工程对途经区域交通、煤炭、冶金工业发展的作用。(4分)</p> <p>27.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要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23年完成主体工程,2023年汛期后通水。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p> <p>(1)我国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总量不算少,但却要花巨资实施南水北调,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p> <p>(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主要经过____________;中线调水起自三峡,经过________(河流)上的丹江口水库,调往北京。(2分)</p> <p>(3)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分)</p> <p>输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p>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p>(4)南水北调对长江的水质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p>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p> <p>(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2分)</p> <p>28.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p> <p>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为上海2023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p> <p>(1)图中甲地为____________(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p> <p>(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p> <p>(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p> <p>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p> <p>材料一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的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状态。</p> <p>材料二上海已成为我国内地总部经济企业最多的城市。</p> <p>材料三2023年6月19日上午,《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3》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浦东新区新引进国内外总部26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3家,央企、民企总部和区域总部1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浦东形成投资总额1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 500亿元人民币,年税收1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规模,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浦东新区的计划,十二五期间,浦东还计划每年新增总部企业40家,5年合计新增200家左右,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00%。</p> <p>(1)上海总部经济外资企业的主要形式中________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p> <p>(2)上海成为我国内地总部经济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 <p>(3)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欠发达地区如能跻身总部经济功能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重要而积极的影响?</p><p></p><p align="center"></p><strong> 广西钦州市高三的月考地理试卷答案</strong> <p>1.C2.D3.B4.B5.D6.C7.B8.A9.D10.D11.A12.C13.C14.B15.C16.D17.A18.C19.B20.D21.A22.C23.D24.A25.B</p> <p>二、综合题(共50分)</p> <p>26.(1)冬小麦春季需水量大,但淮北平原此时水资源短缺(降水少、蒸发量大),春旱对小麦生长威胁很大。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能有效补充灌溉用水,确保小麦丰收。</p> <p>(2)对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质、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对城市:补充水源、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面下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p> <p>(3)对交通:沟通长江、淮河,形成南北向水上大通道(结束该省江淮之间的水运必须绕道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减轻铁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的压力。对煤炭工业:给?两淮?煤矿提供足够的工业用水,促进煤焦化(炼焦、煤化工)、煤电(火电)等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两淮?煤炭南运。对冶金工业:由于?两淮?的煤炭运量增加、运费降低,为马鞍山钢铁工业和铜陵有色冶金工业提供充足的能源。</p> <p>27.(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尤其是华北地区。这里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但河流径流量小,供水十分紧张。长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因此调长江水补给北方地区。</p> <p>(2)京杭运河汉江</p> <p>(3)注意沿线环境的治理保护,确保水资源清洁北方要注意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止污染,保护水质</p> <p>(4)枯水期水量减少,海水上溯,水质下降</p> <p>(5)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内需;?2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p> <p>28.(1)商业区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p> <p>(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p> <p>(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p> <p>29.(1)外资研发中心</p> <p>(2)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交通运输网络先进发达;人才密集,科教发达;现代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具有政策优势。</p> <p>(3)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管理水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