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第一课时教案
<p>一、教学目标</p><p>(一)知识与能力</p><p>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和首都;</p><p>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概括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p><p>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p><p>(二)过程与方法</p><p>1.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大量图片、文字、数据资料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p><p>2.通过学生独立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p><p>(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周边及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p><p>二、教学重难点</p><p>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p><p>教学难点:分析俄罗斯地形特征对河流的影响;自然资源对工业的影响。</p><p>三、教学过程</p><p>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周围有许多的邻国吧,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我们东边的日本,南边的印度,那么在我们的北方还有一个大国(学生答:俄罗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 俄罗斯》。</p><p>(一)展示学习目标(2分钟)</p><p>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p><p>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概括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p><p>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p><p>(二)自主探索</p><p>1、自学指导</p><p>读“图7.48”,结合37-38页内容,自学完成下列问题:</p><p>(1)描述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领土范围;</p><p>(2)指出俄罗斯主要的平原、山地、河流等地形区,分析俄罗斯地形和气候的特点;</p><p>2、学生自学,解决上述问题(6分钟)</p><p>3、自学检测</p><p>(1)描述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领土范围;</p><p>学生回答自学内容,教师指导总结归纳:</p><p>海陆位置: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太平洋。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p><p>设计意图:通过在地图上标注,在投影上指图,加深学生对俄罗斯海陆位置的认知。</p><p>经纬度位置:纬度:41°N — 82°N(北半球,纬度高,气候寒冷);经度:26°E —170°W (跨东西半球)是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p><p>设计意图:明确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p><p>(2)指出俄罗斯主要的平原、山地、河流等地形区,分析俄罗斯地形和气候的特点;</p><p>地形与河流:</p><p>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总结归纳:</p><p>西 俄罗斯 东</p><p>东欧平原</p><p>伏尔加河</p><p>乌拉尔山</p><p>西西伯利亚平原</p><p>鄂毕河</p><p>叶尼塞河</p><p>中西伯利亚高原</p><p>勒拿河</p><p>高西伯利亚山地</p><p>西部以平原为主 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p><p>西低东高,北低南高</p><p>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地图上确定不同地形区的能力,并能依据地形区的海拔地势对地势的特点进行描述。</p><p>思考:俄罗斯的主要河流有哪些?流向如何?注入哪个水域?俄罗斯的地势特征对它的河流分布有什么影响?</p><p>欧洲:伏尔加河(“母亲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p><p>亚洲:鄂毕河</p><p>叶尼塞河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p><p>勒拿河</p><p>阿穆尔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p><p>设计意图:在了解俄罗斯主要河流流向的基础上,学会利用河流的流向来判断地势的起伏状况,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自然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p><p>气候:</p><p>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总结归纳:</p><p>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p><p>对比莫斯科和雅库茨克气候,总结:东西部气候差异大.</p><p>设计意图:通过对俄罗斯气候种类及分布的了解,进一步探究造成俄罗斯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p><p>(三)合作提升</p><p>读图7.50,结合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完成:</p><p>(1)概括俄罗斯自然资源特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个大洲?</p><p>(2)自然资源特点对俄罗斯的工业生产有什么影响?</p><p>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问题,组长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归纳:</p><p>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集中分布在亚洲。</p><p>工业:主要有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p><p>圣彼得堡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p><p>(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p><p>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工业部门、工业区的了解,总结矿产资源对工业部门及工业布局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进行总结的能力。</p><p>讨论:石油是什么资源?它会有枯竭的时候吗?单纯依靠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会出现什么弊端?如何解决?</p><p>学生回答预设: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的利用会逐渐枯竭,单纯依靠资源出口,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需要转变经济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p>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使学生了解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并对单纯依靠资源出口的经济提出担忧。</p><p>课堂小结:我收获了什么?</p><p>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节知识。</p><p>(四)当堂检测</p><p>1、印度人感觉终年炎热,而俄罗斯人感觉感觉冬季寒冷而漫长,其主要原因是( ) A.印度人怕热,俄罗斯人怕冷 B.印度地势低,俄罗斯地势高</p><p>C.印度人口多,俄罗斯人口少 D.印度纬度低,俄罗斯纬度高</p><p>2、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俄罗斯四面临海,面积辽阔</p><p>B.俄罗斯地处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p><p>C.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p><p>D.河流多,水量大,大部分河流可以全年通航</p><p>3、有甲、乙、丙、丁四位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的产品去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若考虑市场需求,你认为订单最少的是( )</p><p>A.甲:服装 B.汽车、飞机</p><p>C.北京“二锅头” D.儿童玩具</p><p>4、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中有利于重工业发展的是( )</p><p>A.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B.国土辽阔,东西跨度大</p><p>C.煤铁石油等资源储量丰富 D.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形平坦</p><p>5、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代表欧洲最长的河流 河。</p><p>图中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湖。</p><p>(2)图中表示 河,表示 河,</p><p>表示 河,</p><p>它们都发源于 山地,注入 洋。</p><p>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验本节教学效果,查找问题和不足,加深学生印象,督促学生理解与记忆。</p><p>(五)抽查清</p><p>1、 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是欧洲第 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p><p>2、俄罗斯 发达,与人们生活相关的 业,发展相对滞后。</p><p>四、教学反思</p><p>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很强烈的,世界区域地理会带领学生进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感受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人文景观。老师应该利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视频图片,图表等多媒体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的兴趣,在学习中结合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