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moji的肤色问题你怎么看?
<p>从2023年开始,表情符号除了通用的黄色之外,还多了5种不同的肤色。</p><p>摄影:ARNO BURGI, PICTURE-ALLIANCE/DPA/AP</p><p>带有肤色的表情符号面世之初,不少人担心社交媒体用户可能会滥用它们。不过一项新研究显示,这种担心并没有发生。</p><p>撰文:ELAINA ZACHOS</p><p>2023年,表情符号得到统一码联盟的正式承认,那时它们全都是黄色肤色。到了2023年,代码修改后,它们有了多种肤色。除了默认的黄色外,用户还可以在“浅白色”到“深棕色”的另外五种肤色中自由选择。</p><p>最初,关于不同肤色的表情符号有不少争议。一些人认为,这会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滥用表情符号,从而引发敌对的种族情绪。另一些人则表示,选择不同的表情符号肤色是用户对于其自身的映射。</p><p>一项新研究显示,社交媒体用户基本没有滥用,表情符号的多样化甚至促进了数字领域内的文化融合。</p><p>《国家地理》杂志的文化执行主编Debra Adams Simmons说:“这些表情符号和头像非常有意义,它们是使用者的真实呈现。”Simmons和历史学家、记者、摄影师组成的团队一起,完成了4月的种族问题特刊。</p><p><strong>颜色的秘密</strong></p><p>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筛选了10亿条推特后发现,大部分使用修改后的表情符号的人会选择与自己肤色相同的颜色。和浅肤色的人相比,深肤色的用户更喜欢修改后的。研究人员认为,这突显了人们在网络上表达个人身份的需求。在使用改后表情符号的人中,近一半用的是浅肤色。</p><p>而在那些选择表情符号异于自己肤色的推特里,推文大多是正面的。</p><p>皮尤研究中心发现,尽管推特上的白人人数更多,但黑人更活跃。白人一般不会默认使用浅色表情符号,语言学家和表情符号研究员Tyler Schnoebelen告诉《大西洋月刊》,这是因为“默认的符号就代表了他们。”</p><p>研究发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最深的肤色用得最少。研究作者表示,这些结果反映出发展中地区接触不到互联网。</p><p>研究合著者、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的Walid Magdy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呈现多样性方面,为表情符号引入肤色可以算是一种成功,而且这些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也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p><p><strong>多彩世界</strong></p><p>在性别问题特刊中,摄影师Angélica Dass拍摄了2023人,并把他们的照片与潘通色卡(交流色彩信息的国际统一标准语言)进行了配对。这个项目名为“Humanae”,拍摄对象来自18个国家,旨在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不仅仅是黑和白。</p><p>Simmons说:“一个人对表情符号的选择可以反映出自身的身份,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p><p></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