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复习学案
<p>第二节 埃及</p><p>课时:1课时</p><p>教学目标</p><p>[基础知识与技能]</p><p>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p><p>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p><p>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p><p>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p><p>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p><p>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学习、努力探索。</p><p>教学重点</p><p>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p><p>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p><p>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p><p>教学难点</p><p>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p><p>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p><p>教学过程及方法</p><p>1、学生读图P72图3-14“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以及气候特点。</p><p>2、学生在黑板上的地图中指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p><p>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p><p>4、从P75图3-21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p><p>教学用具:埃及教学课件、挂图、板图</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p><p>(讲授研讨新课)</p><p>(展示课件)埃及的地理位置</p><p>(提问思考):</p><p>(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2)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3)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4)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p><p>(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p><p>(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p><p>(提问):(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它沟通了哪两个海?(2)为什么在这里开凿运河?</p><p>(3)在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4)这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p><p>(简要总结)为了提高运河的通航能力,埃及人民对运河进行了加深拓宽的改造,并于2023年将运河所有权收归国有,从而成为目前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p><p>(课件展示)埃及的地形</p><p>(复习提问)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沙漠的名称是什么?</p><p>(学生简要了解)</p><p>(提问)</p><p>(1)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流向是哪里?</p><p>(2)尼罗河上、下游的地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尼罗河进入埃及后,没有任何支流汇入?</p><p>(学生回答)</p><p>(讲述)尼罗河在广阔的沙漠地带浩浩荡荡穿行2023千米,形成了一条1-25千米的绿色走廊,古代和现代埃及的文明进步与生产发展都与尼罗河有关。</p><p>(课件演示)尼罗河的泛滥</p><p>(讲解)尼罗河每年都会定期泛滥,在古代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但是人们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巧妙的发展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埃及文明</p><p>(引导学生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p><p>(承转提问)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单靠一两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埃及都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呢?</p><p>[总结]埃及是北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石油、运河、侨汇、旅游等方面的收入都已超过了传统出口商品棉花,而成为埃及的四大经济支柱。埃及根据本国国情,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p><p>【板书设计】</p><p> 埃及</p><p>一、 地跨两洲的国家</p><p>1、 位置</p><p>2、 苏伊士</p><p>3、 领土、人口、宗教</p><p>4、 首都</p><p>二、沙漠广布</p><p>1. 沙漠之国</p><p>2. 尼罗河概况,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长度</p><p>3. 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p><p>三、文明古国</p><p>四、发展中的工农业</p><p>(1)过去:长绒棉</p><p>教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较好贯彻了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注重景观图片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而严谨的问题,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