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7:40

202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洲》复习学案

<p>第三节 美洲</p><p>课时安排:第1课时</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p><p>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p><p>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p><p>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p><p>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p><p>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p><p>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p><p>教学难点:</p><p>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p><p>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p><p>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p><p>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p><p>教学过程:</p><p>一、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公元2023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p><p>二、教授新课</p><p>㈠ 新大陆(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p><p>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p><p>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p><p>2.读图1-31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p><p>(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p><p>北美洲:</p><p>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p><p>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p><p>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p><p>南美洲:</p><p>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p><p>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p><p>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p><p>(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p><p>2.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p><p>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p><p>三、总结本节课内容(对于知识的回忆要积极主动。)</p><p>四、作业:</p><p>目标检测相关内容。</p><p>教学后记:</p><p>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对于怎样分析地理位置、地形的方法较熟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独立、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总体掌握情况较好。</p><p>课时安排:第2课时</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p><p>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p><p>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p><p>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p><p>教学方法:</p><p>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p><p>教学用具:</p><p>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p><p>教学过程:</p><p>一、 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p><p>二、 导入新课</p><p>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p><p>三、 教授新课:</p><p>㈡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p><p>运用地形图1-35、1-36读图分析</p><p>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p><p>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p><p>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p><p>大平原。</p><p>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p><p>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p><p>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地势起伏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p><p>南美洲:世界第四(600米);地势起伏一般;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p><p>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p><p>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p><p>四、 练习:教材27页第1、2、3题。</p><p>五、 小结: 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p><p>六、 作业:列表对比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p><p>七、 教学后记:</p><p>本节课的知识直观性比较强,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轻松的找到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比较高,应适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p><p>课时安排:第3课时</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p><p>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p><p>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p><p>能力目标:通过读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p><p>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p><p>教学重点:</p><p>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p><p>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p><p>教学难点:</p><p>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p><p>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p><p>教学方法:</p><p>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p><p>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p><p>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p><p>二、讲述新课:</p><p>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p><p>㈢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p><p>1.根据书28页图1-37和图1-38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p><p>(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p><p>2.根据书29页图1-40分析美洲的降水量。</p><p>(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p><p>3.根据书29页图1-41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鼓励学生总结。</p><p>北美洲:</p><p>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p><p>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p><p>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p><p>南美洲:</p><p>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p><p>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p><p>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p><p>利用书29页图1-42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利用书29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1-4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p><p>㈣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p><p>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p><p>三、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p><p>四、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p><p>教学后记:</p><p>气候的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课堂上要多展示图片、数字,让学生练习自己分析。对于学生的答案要多鼓励。</p><p>课时安排:第4课时</p><p>教学目标</p><p>1. 知识目标</p><p>⑴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p><p>⑵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p><p>⑶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p><p>2.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p>3. 教育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p>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p><p>⑴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p><p>⑵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p><p>教学难点: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p>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p><p>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p><p>教学过程:</p><p>一、 复习提问</p><p>请同学说说美洲的气候特征。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p><p>根据日常经验尝试总结地理特征。</p><p>二、导入新课:</p><p>简单介绍。美洲的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经济大国,而像巴西、阿根廷等又是以足球闻名的国家。</p><p>(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p><p>三、讲授新课:</p><p>㈤人口与经济</p><p>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p><p>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p><p>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墨西哥——墨西哥城</p><p>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p><p>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p><p>通过书上31页阅读材料分析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p><p>2.语言</p><p>美国和加拿大通行英语,加拿大东部部分居民使用法语。</p><p>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行西班牙语,巴西和一些岛国使用葡萄牙语。</p><p>介绍拉丁美洲的范围、名称来源</p><p>1. 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清晰。</p><p>2. 经济</p><p>① 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p><p>② 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p><p>③ 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p><p>④ 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p><p>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p><p>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p><p>四、作业:单元检测的内容。</p><p>教学后记:</p><p>本节课最后要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把美洲的知识能够穿起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把知识点总结一下,以互相提问的形式展开,班级气氛较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洲》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