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环境》知识点
<p>一、我国的地形特征</p><p>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p><p>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p><p>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2023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2023米一2023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p><p>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p><p>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p><p>2、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p><p>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p>3、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p><p>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p><p>二、 地势对我国的影响:</p><p>1、几种地势对我国的影响:</p><p>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p><p>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p><p>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p><p>2、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p><p>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p><p>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p><p>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p><p>3)、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p><p>三、主要山脉分布</p><p>1、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阴山-燕山;中间一系是昆仑山-秦岭;喜马拉雅山脉-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p><p>2、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p><p>3、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p><p>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p><p>4、西北-东南走向的有3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2023。43米;是世界最高峰。(属弧形山系)。</p><p>四、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p><p>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p><p>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p><p>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p><p>1、四大高原的分布和特点:</p><p>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2023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p><p>2)、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2023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p><p>3)、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2023米一2023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p><p>4)、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p><p>2、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p><p>1)、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p><p>2)、塔里木盆地位于x疆南部,呈环状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p><p>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p><p>4)、吐鲁番盆地:</p><p>3、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p><p>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p><p>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p><p>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p><p>4、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暖温带)、东南丘陵(亚热带)等。</p><p>判断题</p><p>1、我国东部地区干旱的时候,人们盼望下雨;x疆塔里木河沿岸地区的人,田地越干旱越盼望出太阳。( )</p><p>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2023米,流域面积和水量都居中国第一。( )</p><p>3、我国1月零度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 ( )</p><p>4、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p><p>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则南北普遍高温。 ( )</p><p>答案及解析</p><p>1、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区,降水主要靠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尤其是东部地区干旱时,盼望着海洋水汽能带来丰富的降水,盼望着下雨;而x疆塔里木河沿岸地区的人,因离海远,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当地的水源是依靠山上的融雪,所以温度越高时,雪就融化得越快,所以越干旱就越盼望着出太阳。</p><p>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东部与西部水的来源。</p><p>2、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同时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面积的五分之一,因其长度在我国最长,又因其流经地区降水丰富,所以水量也是全国第一,所以此题正确。</p><p>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长江的概况。</p><p>3、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p><p>考点:本题考查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p><p>4、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内流河,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离海较远的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长2023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p><p>考点:本题考查主要河流的分布。</p><p>5、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普遍高温。</p><p>考点:本题考查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