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知识点
<p>一、位置和范围</p><p>1、亚洲、北美洲地理位置对比:</p><p>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p><p>亚洲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81N~11</p><p>26E~170W</p><p>北美洲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大西洋84N~10</p><p>二、自然环境</p><p>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p><p>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p><p>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2023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2023米一2023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p><p>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p><p>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p><p>课后练习</p><p>1、在亚洲这片富饶而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瑰丽多彩的文明和近五分之三的世界人口,人们根据需要将它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地理区域。据此完成下题。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亚洲的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p><p>B.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p><p>C.亚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p><p>D.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p><p>解析:本题考查对亚洲地形、自然、气候的了解。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是由中部向四周发散状流;气候类型根据纬度变化及海陆位置的影响,呈不对称的多样化分布,而世界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南极洲。</p><p>答案:B</p><p>2、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男子,传统打 扮是戴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他们的这些风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p><p>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宜行走</p><p>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p><p>解析:阿拉伯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沙漠气候中,全年高温少雨,多风沙天气。身穿宽大白色长袍,一 方面白色能够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的热量,另一方面宽大的袍子便于散热。头巾还能够阻挡风沙,骆驼适应沙漠环境,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p><p>答案:C</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