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7:25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

<p>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一)</p><p>学习目标: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3.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p><p>4. 不同类型的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5. 比例尺的计算及大小比较</p><p>6. 等高(深)线地形图的特征及判断方法 7.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判断</p><p>8.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掌握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p><p>考情点击:1. 以经纬网图切入,考查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p><p>2. 以区域经纬网图切入,考查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征;</p><p>3. 以等高线图切入,考查方向的辨别、距离的计算、地形名称及特征;</p><p>4. 区域等高线图和经纬网图叠加考查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及其对农业、</p><p>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等的影响;</p><p>5. 以地形剖面图切入,结合某条经线或纬线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基础知识梳理:</p><p>一. 地球概况:1. 形状:两极部位 的不规则球体。</p><p>2. 大小:平均半径2023千米,赤道周长约 千米。</p><p>二、地球仪</p><p>1.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 的轴,即地球的自转轴。</p><p>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 相交的点。</p><p>3. 经线和纬线</p><p>4.经度和纬度</p><p>三、地图三要素:</p><p>四、等高线地形图:</p><p>重点难点突破:</p><p>经纬度的判断</p><p>1.确定纬度</p><p>(1)某地的纬度,也是该地想地心做的</p><p>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p><p>(如图A中角δ)</p><p>(2)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p><p>的仰角,或者 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p><p>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如图a中</p><p>的角Φ)</p><p>(3)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p><p>者则是南纬。(如图b)</p><p>(4)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p><p>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p><p>2. 经度的判断</p><p>(1)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p><p>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如图c)</p><p>(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p><p>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p><p>所属的东西经正好相反。(如图c)</p><p>例1、(2023年苏州模拟)右图中的圆表示一纬线圈,箭头表示</p><p>地球自转方向。若A地的经度为20 W,则B地的经度为( )</p><p>A.170E B.170W C.130E D.130 W</p><p>1.确定方向</p><p>(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p><p>(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p><p>①纬线呈同心圆状,纬度由外向内增加,依据极点定南北,</p><p>如右图中B在A点的正北方。</p><p>②经线呈放射状,依据自转方向和纬线圈的劣弧定东西,</p><p>如右图中A在C的正西方。</p><p>2.确定两点距离</p><p>(1)同一经线上每隔1隔纬度实地距离相差约为:</p><p>111千米(2万千米/180),如AB为30 ×111千米。</p><p>(2)同一纬线上每隔1隔经度实地距离相差约为:</p><p>111·cosθ千米 (θ为地理纬度),</p><p>如AD为30×111·cosθ30千米</p><p>(3)不同在一条经线,也不在一条纬线的两点距离约为:</p><p>3.确定对称点</p><p>(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p><p>如A(40N,20W)与B(40S,20W)</p><p>(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p><p>如A(40N,20W)与C(40N,160W)</p><p>(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p><p>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p><p>D(40S,160E)</p><p>例2:下图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p><p>(1)若经线cd的经度为170E,则ab、bd、cd、ac四段</p><p>经线间的长度关系是(双选)( )</p><p>A.ac=bd B.ac C.ac≈1/2cd D.ab=cd</p><p>(2)a点比c点时间早10小时,则(双选)( )</p><p>A.a点在d点的西北方 B.a点在d点的东北方</p><p>C.cd的经度为90 W D.cd的经度为30 W</p><p>解析:第(1)题可以画出实际的经纬网图(图1),从图1上能读出四条线间的长度关系</p><p>是ab=cd,bdac,ac≈1/2cd(60 纬线周长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50个经度的距离</p><p>和50个纬度的距离相等)。第(2)题可以画出另外一幅实际的经纬网图(图2),ab</p><p>和cd线对调位置,从图2上可知a在d的东北方向,cd线经度为30W。</p><p>答案:(1)CD (2)BD</p><p>误区警示:</p><p>第(1)题,如果不了解“地球赤道上经度每相差1 地面距离大约相距111km,60 纬线</p><p>周长是赤道的一半”,很可能漏选C项。第(2)题,如果不能依据题意:“若a点比c点时</p><p>间早10小时”,把太“理想化”的原图转化为与实际相符的图2,很容易错选AC。依据经纬</p><p>网知识把理想图转化为实际图就大大降低了读图的难度。</p><p>考点三: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p><p>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三种情况:</p><p>(1)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再向南;</p><p>(2)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再向北;</p><p>(3)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计算,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为劣弧,</p><p>确定后,再讨论。</p><p>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p><p>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p><p>(1)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p><p>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p><p>(2)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讨论。</p><p>例3:某飞行员驾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p><p>B机场(35S,60W)执行任务。据此回答(1)-(2)题。</p><p>(1)飞机的航向是( )</p><p>A.一直向东南 B.一直向西北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p><p>(2)最短航程为:( )</p><p>A.175×111km B.185×111km C.65×111km D.155×111km</p><p>解析:第(1)题,A、B两机场的经度之和为180,因而可确定两机场位同一个经线圈上,因此</p><p>最短航线的走法便在C和D两个选项中选择;如选C则要走90-30+90+35=185个纬度,如选</p><p>D则只走30+90+90-35=175个纬度,所以选D。第(2)题,根据经线等长的特点和纬度相差</p><p>1经线长约为111km的原理,即可确定A正确。</p><p>考点四:地图上的比例尺</p><p>1.比例尺的大小比较</p><p>(1)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衡量的。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图所示:</p><p>(删)</p><p>(2)经纬网图中比例尺的大小比较</p><p>相同纬度(经度)且跨经度(纬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由于纬线的</p><p>长度随纬度的升高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示范围越小。</p><p>一般说来,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