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7:09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四章)

<p>第四章 世界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p><p>第一节人口与人种</p><p>一、世界的人口:</p><p>1、世界人口数量:2023年达到60亿;现在每年约增加0.8亿的人口</p><p>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以2023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p><p>2、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是欧洲</p><p>年增加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是亚洲</p><p>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反映人口的增长快慢。</p><p>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快、欧美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P40)</p><p>3、世界人口的分布</p><p>〔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p><p>该地区的总人口÷该地区的总面积</p><p>(2)人口稠密区:</p><p>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p><p>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p><p>(3)人口稀疏区:</p><p>干早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寒的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都是不适合人口长期居住</p><p>4、世界的人口问题:</p><p>(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粮食短缺、毁林开荒、草场超载、生态恶化、用水紧张</p><p>(2)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国防兵力不足</p><p>(3)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治安恶化、用水紧张、就业困难</p><p>5、正确的人口观:</p><p>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p><p>二、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p><p>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p><p>分布:</p><p>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p><p>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p><p>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p><p>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p><p>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p><p>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p><p>★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p><p>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俄阿西法);</p><p>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p><p>了解:比利时、瑞士为法语国家;巴西为葡萄牙语国家:俄语在东欧具有广泛影响;伊拉克、埃及主要为阿拉伯语。</p><p>★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顶、圆顶、塔顶)</p><p>基督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p><p>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西北地区(x疆、宁夏等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我国被称为回教。</p><p>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p><p>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p><p>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p><p>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p><p>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寒冷、湿热、干旱地区的民居特色;</p><p>寒冷地区的民居:厚墙、小窗、屋顶高耸</p><p>湿热地区的民居:薄墙、大窗、有完备的排水系统</p><p>干旱地区的民居:屋顶大多平顶</p><p>城市利用交通条件: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处</p><p>★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