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7:07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点

<p>高中地理知识点复杂繁琐,为了使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更急便捷。下面就让优学地理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点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p><strong>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点篇一</strong> <p>1、区域地理是绝对的要记图,首先得把地球经纬度印在脑子里,南北纬东西经在心里有底,再把那些个五大洲四大洋定好位,比如欧洲大约在10w~60e35n~70n之间。就是把整张世界地图印在脑子里,再逐渐细化,每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理清,最好把当地较著名的城市、地形、河流、矿产、生物、地质给背下,形成框架,这些都可能是考点。区域地理说到底是大综合,需要之前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打底,所以基础得扎实.</p> <p>2、学自然地理,地球那块,得把地球自转公转春秋分的几张图记住,能理解最好,个人觉得这部分偏理科有点难懂需自己领悟。然后大气洋流既要记也得理解,大气环流和洋流其实是有相通的,记得当时我学老师极其强调热力性质的差异,因为这是空气流动的根源。这些也挺难懂的,上课一遍往往不够,得常常自己琢磨.</p> <p>3、人文地理没的说,就是靠自己背的,然后老师的笔记很重要,结合地图、笔记背会事半功倍。记住那些个词考试的自己再多写点,分相对容易挣.</p> <p>4、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p> <p>〖中国的区域差异〗</p> <p>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 <p>〖北方地区〗</p> <p>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p> <p>〖南方地区〗</p> <p>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p> <p>〖西北地区〗</p> <p>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p> <p>〖青藏地区〗</p> <p>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p> <p>〖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p> <p>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p> <p>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p> <strong>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点篇二</strong> <p>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p> <p>2、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p> <p>3、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p> <p>4、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p> <p>5、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p> <p>6、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p> <p>7、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p> <p>8、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023。</p> <p>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p> <p>1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p> <strong>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点篇三</strong> <p>1、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p> <p>2、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p> <p>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p> <p>4、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p> <p>5、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023和2023纬线</p> <p>6、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p> <p>7、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p> <p>8、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p> <p>9、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p> <p>10、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p> <p>11、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p> <p>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p> <p>13、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p> <p>14、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p> <p>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p> <p>16、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