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纲要(第二单元)
<p>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p><p>海洋与陆地:海洋71%,陆地29% 。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大陆的轮廓多呈三角形。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p><p>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被三大洋包围的是南极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p><p>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p><p>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p><p>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主体位于西半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位于东西半球分界处,呈“S”形)、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p><p>附加:</p><p>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p><p>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p><p>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p><p>纬度最高的洲:南极洲</p><p>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p><p>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p><p>临三大洋的大洲:</p><p>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p><p>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p><p>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p><p>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p><p>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p><p>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p><p>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p><p>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p><p>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p><p>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p><p>盆地:周围高,中间低;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p><p>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p><p>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p><p>大陆漂移假说:德国魏格纳提出来的。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p><p>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p><p>地图上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p><p>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p><p>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p><p>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等高线地形图:山顶一般用▲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低处向高处凸出.鞍部:相临两山顶之间的部位。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p><p>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p><p>附加:</p><p>排前三位的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p><p>180度经线无东西之分,无“W”、“E”。</p><p>经纬网定位:先纬度,后经度。指向标一般指北方。</p><p>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由于中国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岩层急剧隆起,沧海消失,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随着板块的不断运动,喜玛拉雅山脉还在继续升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