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p>课本的开篇章节是整本教材的知识点入门内容。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strong>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教学目标</strong> <p>1、知识与技能</p> <p>(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p> <p>(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p> <p>(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p> <p>(4)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p> <p>2、过程与方法</p> <p>(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p> <p>(2)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p> <p>(3)通过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高山地区的旅行,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制作PPT的能力。</p> <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 <p>(1)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p> <p>(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p> <strong>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授课过程</strong> <p>(一)、导入新课:</p> <p>通过让学生当小导游展示自已制作的PPT,分别介绍四个不同的区域(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高山地区),引入新课。</p> <p>(二)、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区域介绍,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p> <p>1、区域主要特征</p> <p>(1)具有一定的界线。</p> <p>(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p>(3)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p> <p>(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p> <p>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宁波?各派一名成员作总结介绍,教师评比给分。</p> <p>并总结归纳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区域,如: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p> <p>(三)、区域空间结构</p> <p>1、 提问学生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有哪些影响因素?</p> <p>(学生回答为主,教师补充)</p> <p>2、 提问区域大致划分为哪两个?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为主)</p> <p>3、通过让学生阅读宁波市轻轨发展规划图,讨论轻轨建设将给宁波的空间结构带来哪些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p> <p>(四)、区域产业结构</p> <p>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以学生看书回答为主。</p> <p>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采用比较法教学方法,让学生比较传统农业区、工业区、经济较达区的产业结构差异。</p> <p>3、展示2023年我国、浙江省、宁波的三次产业比例图,让学生讨论这三外区域怎样优化产业结构?浙江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水平如何?宁波的产业结构表明宁波在浙江省内的经济地位如何?</p> <p>4、引导学生做课后活动1(P7页)</p> <p>5、通过工业发达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五个阶段这一案例讲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p> <strong>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课堂知识小结</strong> <p>略</p> <strong>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教案:作业布置</strong> <p>1、作业本46---50页</p> <p>2、编写一份有关介绍青岛的小报</p> <p>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p> <p>1.区域的含义</p> <p>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p> <p>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p> <p>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p> <p>4.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p> <p>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p> <p>异:</p> <p>⑴地理环境的差异:</p> <p>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 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p> <p>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p> <p>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 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p> <p>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p> <p>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p> <p>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 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p> <p>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 水产业 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p> <p>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 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