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p>大气环境的每一个因素几乎都可影响到人类。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strong> <strong>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strong></strong> <p>一、单项选择</p> <p>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p> <p>1. 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p> <p>A.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p> <p>B.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p> <p>C. 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p> <p>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p> <p>2. 关于大气各层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p> <p>A. 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p> <p>B. 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p> <p>C. 中间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短波辐射</p> <p>D. 热层热量主要来自中间层顶</p> <p>3. 对流层大气中对太阳辐射起散射作用的主要是 [ ]</p> <p>A. 水汽和二氧化碳</p> <p>B. 云层和尘埃</p> <p>C. 臭氧</p> <p>D.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p> <p>4. 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p> <p>A. 指空气的垂直运动</p> <p>B. 指空气的水平运动</p> <p>C. 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p> <p>D. 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大气环流总称</p> <p>5.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p> <p>A. 只要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必然能形成降水</p> <p>B.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p> <p>C. 只要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便可以形成降水</p> <p>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p> <p>6. 下列地区多地形雨的是 [ ]</p> <p>A. 华北平原</p> <p>B. 印度乞拉朋齐</p> <p>C. 云贵高原</p> <p>D. 四川盆地</p> <p>7. 下列关于气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p> <p>A. 气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p> <p>B. 冬季影响我国的是极地大陆气团</p> <p>C. 气团一旦形成,其温度、湿度就不再变化</p> <p>D. 冷气团、暖气团是按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来划分的</p> <p>8. 下列现象反映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的是 [ ]</p> <p>A. 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p> <p>B. 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减少</p> <p>C.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p> <p>D. 冬季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暖和</p> <p>9. 干洁空气中78%为氮、21%为氧,这说的是 [ ]</p> <p>A. 容积的百分比</p> <p>B. 质量的百分比</p> <p>C. 重量的百分比</p> <p>D. 浓度的百分比</p> <p>10. 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的原因是 [ ]</p> <p>A. 城市排放二氧化碳使气温升高,气流上升</p> <p>B. 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多</p> <p>C. 城市工业和交通工具产生的尘埃多</p> <p>D. 城市使用冰柜和电冰箱使水汽增多</p> <p>11. 关于欧洲西部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p> <p>A. 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降水分配较均匀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p> <p>B. 本区气候东西差异较大,气温的年温差越向东温差越小</p> <p>C. 本区北冰洋沿岸一带有极地气候分布</p> <p>D.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本区起到了增温加湿的作用</p> <p>12.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p> <p>A. 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p> <p>B. 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p> <p>C. 受东北信风的影响</p> <p>D. 高大山系逼近西海岸,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内陆</p> <p>13. 一般认为,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p> <p>A. 氮和氧</p> <p>B. 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p> <p>C. 氧和水汽</p> <p>D. 氧和二氧化硫</p> <p>14. 在亚欧大陆上发生低温、水灾、旱灾等气象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 ]</p> <p>A. 中亚内陆地区</p> <p>B. 东亚季风地区</p> <p>C. 青藏高原地区</p> <p>D. 西亚沙漠地区</p> <p>15.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下列哪个城市气候的特点 [ ]</p> <p>A. 伦敦</p> <p>B. 长春</p> <p>C. 新加坡</p> <p>D. 上海</p> <p>16. 对我国夏季降水有重要意义的气团是 [ ]</p> <p>A. 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p> <p>B. 赤道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p> <p>C. 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p> <p>D. 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p> <p>17. 有关世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p> <p>A. 对流雨只分布在赤道地区</p> <p>B. 副热带在高压控制下,云雨难以形成</p> <p>C. 温带地区多锋面雨和气旋雨</p> <p>D. 极地少雨带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p> <p>18. 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p> <p>A. 闪电一般发生在平流层底</p> <p>B. 对飞机飞行有利的是对流层上部</p> <p>C. 随高度增加,气温递减的是对流层和中间层</p> <p>D. 南极的臭氧层空洞一般出现在中间层</p> <p>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p>A. 赤道地区多台风雨</p> <p>B. 面对海洋的山坡一定多雨</p> <p>C. 山脉的背风坡一定少雨</p> <p>D. 副热带大陆东岸多地形雨</p> <p>20. 亚欧大陆东部几乎被亚洲高压控制时 [ ]</p> <p>A. 去南极考察最适宜</p> <p>B. 天山的雪线上升到最高高度</p> <p>C. 恒河水位上涨</p> <p>D. 美国南部受飓风影响</p> <p>二、双项选择题</p> <p>下列各题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p> <p>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 <p>A. 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愈强</p> <p>B. 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p> <p>C. 地面反射率愈大,地面得到的热量愈多</p> <p>D. 云层愈薄,大气的反射愈强</p> <p>22. 下列风带中,气候湿润的地区有 [ ]</p> <p>A. 信风带的大陆西岸</p> <p>B. 西风带的大陆西岸</p> <p>C. 季风区的大陆西岸</p> <p>D. 海陆风迎风海岸</p> <p>23. 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是 [ ]</p> <p>A. 平流层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p> <p>B. 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p> <p>C. 电离层中的氧原子全部吸收波长大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p> <p>D. 平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p> <p>24. 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p> <p>A.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p> <p>B. 东风带内的风是寒冷湿润的气流</p> <p>C. 副热带高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p> <p>D. 副极地低压带是气流上升地区</p> <p>25. 主要受气压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p> <p>A. 温带季风气候</p> <p>B. 温带海洋性气候</p> <p>C. 地中海气候</p> <p>D. 热带草原气候</p> <p>26. 指出由快行冷锋形成的天气现象 [ ]</p> <p>A. 北京夏季的暴雨天气</p> <p>B. 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p> <p>C. 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p> <p>D. 北方冬春季的沙暴天气</p> <p>27. 关于等温线叙述,正确的是 [ ]</p> <p>A.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p> <p>B. 1月份,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p> <p>C. 7月份,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p> <p>D. 7月份,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p> <p>28. 当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被切断时 [ ]</p> <p>A. 南半球正处于冬季</p> <p>B. 北大西洋上出现冰岛低压</p> <p>C.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p> <p>D. 亚洲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p> <p>29. 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p> <p>A. 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旱</p> <p>B. 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北涝南旱</p> <p>C. 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旱北涝</p> <p>D. 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涝北旱</p> <p>30. 我国下列地区,受寒潮天气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p> <p>A. 西北内陆地区</p> <p>B. 青藏高原</p> <p>C. 长江中下游平原</p> <p>D. 海南岛</p><span><br /> <strong> <strong>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练习题答案:</strong></strong> </span><p>一、单项选择题</p> <p>1. A 2. A 3. D 4. C 5. D 6. B 7. B 8. C 9. A 10. C</p> <p>11. B 12. D 13. B 14. B 15. B 16. C 17. C 18. C 19. C 20. A</p> <p>二、双项选择题</p> <p>21. AB 22. BD 23. AB 24. AD 25. CD 26. AD 27. AB 28. AC 29. CD</p> <p>30. BD</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