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6:28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二课时学案人教版

<p>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影响。学情分析本期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建立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框架结构的知识学习体系,但缺乏对区域地理中应该要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的学习经验;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印度的气候特点以及主要的粮食作物。</p><p>2.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过程与方法1.利用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及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说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了解频繁的水旱灾害对印度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p><p>2.利用作物分布图与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农作物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强化发展中国家能够赶上世界经济潮流,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信念。学习重点、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教学方法图像分析法、启发质疑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读图判读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分析,明确印度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并紧紧围绕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开展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了解印度采取因地制宜相应对策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意识与能力。</p><p>教</p><p>学</p><p>流</p><p>程</p><p>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新闻导入</p><p>激发兴趣新闻解读,印度GDP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探讨印度崛起的密码。聆听新闻讲解,思考。展示印度农业新闻导入,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p><p>第一站:</p><p>印度农业</p><p>读书本内容,探究印度农业。</p><p>1.印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2.什么样的气候给印度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p><p>3.印度的气候主要以什么为主?</p><p>4.给印度带来降水的主要是?西南季风带来的雨水过多会造成?西南季风带来的雨水过少会造成?</p><p>5.印度发展农业有哪些有利条件?</p><p>6.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p><p>7.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粮食作物的分布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有怎样的对应关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情况。展示“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南亚每月1月、7月盛行风向以及“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图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p><p>过渡:印度是一个资源、物产丰富的国家,独立后,不仅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也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近年来,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第二站:</p><p>服务外包产业</p><p>读书本内容,探究印度服务外包产业。</p><p>1.印度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上有何优势?2.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有哪些?</p><p>3.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中心形成的年代与分布情况。小组自选题目,得出结论组长汇报结果指图讲解</p><p>出示“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析图能力。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反思】</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二课时学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