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6:07

工信部:“十二五”是中国钢铁业布局调整"攻坚期"

<p>十二五将是中国钢铁业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18日在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网年会上说,国内一些内陆地区一半以上钢产量要向外调,一个趋势是向沿海、沿江发展。</p><p>据骆铁军介绍,有关钢铁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正在制订之中,大的投资方向正在进行研究。钢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总思路是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三结合,技术改造是前两者的支撑点。在技术改造中,要对一些钢厂实施搬迁和布局调整。</p><p>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的粗钢产量预计可达到6.3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0%以上。在总量庞大的背后,是布局的严重不合理:目前,除了西藏外,我国的其余3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钢铁企业,其中部分位于缺水地区。70余家主要钢厂中,半数以上位于省会和大中城市附近,愈来愈受到环境容量、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制约。</p><p>骆铁军说,十二五将是钢铁工业布局调整的战略机遇期。在山东、河北等地,一半以上的钢产量要输往华东和华南市场。而在广东,其钢材需求每年达2023万吨,而自产钢仅为2023万吨。这样的布局需要调整。他特别提到了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项目,认为这样的布局调整项目应该尽早启动,不仅可对应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可对东盟市场形成辐射力。</p><p>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东盟市场的范围内,韩国浦项等钢厂已有投资的计划,未来这一地区的钢材市场竞争将会很激烈。中国钢厂早一点形成辐射力,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更加主动。</p><p>在与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相关的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领域,骆铁军也透露了一些新的想法。他说,4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等落后产能必须淘汰,但不是硬性淘汰,要给它出路。淘汰落后的落脚点是调结构,而不在于总量,总量是由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的。有一点必须明确:不能既要建立新高炉,又舍不得淘汰落后产能。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一定要处罚。</p><p>他说,钢企重组只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方式和渠道,是发展方式的选择,不是目的。其实,企业重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关涉资产,更关系到文化和布局。中国是一个大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在有关钢铁业集中度的把握上,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简单地和其它国家相比较。目前设立的60%的集中度,已是相当高的比例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信部:“十二五”是中国钢铁业布局调整"攻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