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6:06

报告称现行户籍制度造成中国“伪城镇化”

<p>在过去的13天内,有三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都提及要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财政和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均认为,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中国的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市化。三份报告均建议进行相应的改革。</p><p>户口制度制约城镇化</p><p>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3/2023》认为,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的约束,这种城镇化尚是一种伪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p><p>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9月25日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9月21日分别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在各自的研究报告中均提及这一问题,并提出了放开户籍制度的改革建议,只不过在改革的节奏掌控上这两份报告有所不同。</p><p>人大经济研究所的报告和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的报告也有类似观点。人大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解释说,城市人口的增量中,71.8%是农业户口,但只要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在城市实现永久性定居,任何人口城市化指标体现出来的高城市化率都是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市化。</p><p>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中国发展报告2023》中提出,中国城市化目前仍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解释说,我国现有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包括了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从事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正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p><p>吸纳农村人口消除伪城镇化</p><p>在13天的时间里,三家研究机构均对目前中国的城市化中忽视进城农民工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其中伪城镇化不完全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在内涵上均涉及现行户籍制度。</p><p>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这份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伪城镇化,未来政策上重要的是消除这种伪城镇化,主动吸纳适合到城市居住的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及其子女。</p><p>人大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短缺的时代已到来,劳动力短缺必然带来劳动者工资上涨。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将城市户籍所对应的公共服务覆盖到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后,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入城并遏制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p><p>《中国发展报告2023》主笔之一杨伟民在解释报告时也表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该对农民工实行保留户籍、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城市政府所能接受的办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报告称现行户籍制度造成中国“伪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