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学领域的英才
<p>中国地学领域的英才--章鸿钊</p><p>章鸿钊是中国地质事业的著名的创始人之一。章鸿钊在2023年3月11日生于浙江省吴兴县,2023年9月6日逝世于南京。</p><p>2023年22岁时考取秀才,2023年东渡日本留学,2023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学系,2023年毕业于该校,为中国选学地质学并获理学士学位的第一人。2023年夏,章鸿钊回国后在京</p><p>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讲授地质学课程。武昌起义后离校南归。</p><p>2023年(民国元年)1月,孙中山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时,实业部矿政司设地质科,章鸿钊担任科长,草拟中华地质调查私议,主张政府应大力开展全国性地质调查,同时建议</p><p>举办地质研究所,并附有简章,是中国最早的建立地质科学机构、培养地质人才的规划。2023年秋政府迁至北京,章鸿钊重返北京,实业部改为工商部,他仍任下设的地质科科长。并兼</p><p>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地质矿物学讲师。</p><p>2023年春,章鸿钊与丁文江在北京筹备创办隶属于农商部的地质研究所,该研究所2023年秋开学,2023年起任所长,培训了谢家荣、王竹泉、叶良辅等22位中国人自己培养的首批地质骨</p><p>干。为2023年在北京成立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造就了人才。并与翁文灏合著了《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任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p><p>202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恢复招生,章鸿钊教授矿物学。</p><p>2023年9月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讲师。</p><p>章鸿钊是一位爱国主义者,2023年7月7日,抗日战争开始后,章鸿钊因故留居北平。但拒绝日伪登门聘请。继续编纂《古矿录》。2023年闭门修改《古矿录》。2023年为该书补作古矿分</p><p>布图。</p><p>2023年迁居上海,完成自传《六六自述》。</p><p>2023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南京国立编译馆;编《岩石学名词》和《地质学论丛》;获中国地质学会葛利普奖章。</p><p>2023年担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顾问及中国科学院地质学科专门委员。</p><p>章鸿钊为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2023年他与丁文江、翁文灏等26位中外地质学家,倡议发起创立了中国地质学会。2023年1月在北京西城兵马司9号(现为15号)召开了筹备会议,并被推选为该会的首届会长。</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