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及其类型
<p>干旱是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和牧草体内水分亏缺,影响农作物播种和牧草返青,影响农作物和牧草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农牧业减产以及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困难的一种气象灾害。</p><p>(一)按干旱成因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p><p>大气干旱是指空气温度高,相对湿度低,导致作物体内水分平衡被破坏而发生凋萎的一种干旱现象。</p><p>土壤干旱是指土壤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一种干旱现象。久晴不雨或降水持续偏少导致大气干旱,长期大气干旱是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p><p>(二)按干旱发生季节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和季节连旱</p><p>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春季正是越冬作物返青、生长、发育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的</p><p>季节,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本来就是春雨贵如油、十年九春旱的季节。假如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发生严重干旱,不仅影响夏粮产量,还造成春播基础不好,影响秋作物生长和收成。</p><p>夏旱指6~8月发生的干旱,三伏期间发生的干旱也称伏旱。夏季为晚秋作物播种和秋作物生长发</p><p>育最旺盛的季节,气温高、蒸发大,干旱会影响秋作物生长以至减产,夏旱造成土壤底墒不足,还会影响到下季作物(如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生长。这期间正是雨季,长时间干旱少雨,水库、塘坝蓄不上水,将给冬春用水造成困难。</p><p>秋旱指9~11月发生的干旱。秋季为秋作物成熟和越冬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秋旱不仅会影响</p><p>当年秋粮产量,还影响下一年的夏粮生产。</p><p>冬旱指12月~翌年2月发生的干旱。冬季雨雪少将影响来年春季的农业生产。</p><p>两个或两个以上季节连续受旱,则称为连旱。如春夏连旱,夏秋连旱,秋冬连旱,冬春连旱或春</p><p>夏秋三季连旱等。</p><p>(三)干旱按干旱程度又分为小旱、中旱、大旱和特大旱四种。</p><p>小旱:</p><p>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p><p>损失小。</p><p>中旱:</p><p>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p><p>损失中。</p><p>大旱:</p><p>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p><p>损失较大。</p><p>特大旱:</p><p>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