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的观测
<p>太阳是发光的圆球。月球自己不发光,也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身后总拖着长长的黑影。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时,月球身后的黑影就会扫到地球上。这时地球上黑影内的人就会看到太阳被月球遮挡的现象,这就是日食。</p><p>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约29.5日,农历规定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时为每个月的初一,所以日食只能发生在农历初一。月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5多的夹角,这样每次农历初一,虽然月球在日地之间,但三者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p><p>月球身后的黑影分三种:半影、本影和伪本影。当地球上的观测者处于半影范围内,就会看到太阳被月球遮挡一部分的现象,叫日偏食。如处于本影范围内,观测者会看到太阳被月球全部遮挡的现象,叫日全食。因为月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扫到地球的是伪本影,这时伪本影内的观测者就会看到太阳的中间部分被月球遮挡,仅露出最外面一圈明亮的圆环,叫日环食。</p><p>月球是自西向东运行的,所以日食总是从太阳西侧开始(初亏),逐渐发展到太阳被月球遮挡最多的时刻(食甚),最后在太阳东侧结束(复圆)。三种日食情况见日食过程示意图。</p><p>工具与材料</p><p>当年天文普及年历,日食观测记录表,电焊工镜片,数张全曝光底片,望远镜(要有感光十分之一滤光片),计时工具。</p><p>纸和笔。</p><p>活动过程</p><p>1.根据天文普及年历查出本地观测日食的种类和日期、时间。熟悉本次日食的数据。</p><p>2.以适当形式提前一周进行宣传,如黑板报、墙板、广播。</p><p>3.对天文小组事前进行培训和分工,两个人一组。观测时一人专事观测、计时(计时工具应与电台校准,精确到秒),另一人专事记录、绘图。</p><p>4.事前必须认真检查观测工具,以不刺目为准,否则会灼伤眼睛,甚至导致失明。</p><p>5.提前10分钟进入观测场所,认真观测,记下日食全过程各阶段的确切时刻,并仔细绘出食况图。</p><p>说明与延伸</p><p>1.地球上日食每年最多发生5次,最少2次。但月影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所以每次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有限。</p><p>2.对于地球上某一固定地点,平均每3年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而日全食要平均每300年才能看到一次。</p><p>3.对某一地点而言,每次日食全过程最长是2个多小时,而全食的时间最长仅7分多钟。</p><p>4.用望远镜观测时,物镜前一定要加滤光片,在目镜后面安置一块与镜筒垂直的板,板上夹白纸,经过调整焦距以及目镜与板之间的距离,可使太阳成像在纸上。每隔一段时间将日食图像直接画在纸上,每张图都要记录精确时间,这样就能得到一套完整的日食观测资料。</p><p>5.有条件的学校(主要是对高中学生),还可以同时开展太阳黑子、气象要素、地磁场、地球重力、电离层等项目的观测。</p><p>6. 附日食观测记录表。</p><p>7.2023~2023年我国可见日食情况:</p><p>日偏食9次(我国部分地区)2023.8.22、2023.8.11、2023.6.11、2023.5.31、2023.10.14、2023.10.3、2023.3.29、2023.3.19、2023.1.26。</p><p>日环食1次2023.1.15(从云南到山东)。</p><p>日全食3次2023.3.9(漠河地区);2023.8.l(从新疆北部到河南); 2023.7.22(从西藏南部到长江口)。</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