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8.8级强震破坏力超20个汶川地震
<p>日本气象厅昨日表示,当天下午发生的日本东北-关东大地震达里氏8.8级,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为在板块交界处发生的逆断层型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20多个汶川地震。</p><p>地震主因</p><p>板块交界处发生逆断层</p><p>昨日,日本气象厅说,此次地震与9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里氏7.3级地震属于同一地震机制。因此,9日的地震可能是前兆性地震,而本次地震是主震。</p><p>断层有可能从东北地区沿海延伸到关东地区沿海,长达数百公里,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科科长横山博文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p><p>他说,刚发生里氏7级以上地震后紧接着又发生巨大地震的案例前所未有,此次地震属于特异事例。</p><p>就茨城县海域紧接着发生的地震,横山博文说:这也许属于余震,不过也有可能是单独发生的。</p><p>横山博文说,海啸的第二波、第三波有可能变得更高,第一波海啸没有到达的地方也有可能遭遇巨大海啸袭击,希望市民暂时躲避到30米高处。</p><p>能量估算</p><p>1个8级地震=30个7级地震</p><p>昨天发生在日本的8.8级地震成了有地震记录以来仅次于它的最大地震之一。</p><p>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日本8.8级地震,与去年发生在智利的8.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样的。</p><p>对于8.8级地震到底有多大的破坏力,孙士鋐表示,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衰减得很快,要估算到底有多大的能量,现在还做不到。但一般来说,静态推算下,一个8级地震相当于30个7级地震,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也就是说,一个8级地震相当于900个6级地震。</p><p>而当年美国在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力量,相当于一个5.6级地震。资料显示,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p><p>孙士鋐说,日本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20多个汶川地震。</p><p>【名词解释】</p><p>逆断层是地震构造中断层的一种,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至于断层,则是地下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着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这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p><p>■ 释疑</p><p>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引发海啸</p><p>据新华社电 日本东北地区昨日下午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p><p>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达数十米。这种水墙运动速度极快,破坏力巨大。2023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p><p>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p><p>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p><p>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p><p>■ 科普</p><p>地震震级如何测定</p><p>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依据释放能量多少,地震分为不同震级,震级越高,释放能量越多,破坏力越大。</p><p>世界常用里氏震级标准区分地震震级。里氏震级最初由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202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p><p>全球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其中大约5万次可被感知,每年可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有2023次,而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平均一年发生十几次。</p><p>低于里氏2.5级的地震,人们通常不易察觉,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2.5级至里氏4.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5级以上、6级以下地震称为中强震;超过6级称为强烈地震,可对建筑物造成损害;7级以上地震称为大地震,破坏力巨大,受损区域通常可达震中周边数百公里。(新华社)</p><p>■ 解读</p><p>日本地震与盈江地震无关</p><p>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表示,地球活动处在活跃期</p><p>本报讯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昨日表示,日本8.8级地震与盈江地震无关,并对即将到来的超级月亮是否会引发地震作出回应,他认为,月球近地会造成潮汐变化,这种外因对地震有一定触发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p><p>两次地震所涉运动板块不同</p><p>对于大家所关心的,日本8.8级地震是否与前日盈江发生的5.8级地震有关,刘杰表示,两次地震没有关联。</p><p>据他介绍,此次日本8.8级地震是欧亚板块与环太平洋板块运动造成的,而盈江地震则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活动所引发。</p><p>对于盈江5.8级地震情况,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员表示,目前来看余震要比正常的5.8级地震显得要多,当地的地震活动还比较活跃。但根据现在的情况判断,短期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p><p>超级月亮引发地震?</p><p>据此前海外媒体报道,本月19日是月球自2023年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天,而2023年12月发生的印尼海啸导致数十万居民丧生,而两周后就出现了月球近地点。网络随即传出届时月球会给地球带来地震、火山喷发之类的极端天气的说法。</p><p>刘杰在通气会上对此作出解释,他表示,3月19日这个近地点的时间点是确实存在的。他解释说,月球接近地球时受引力作用会引起地球的潮汐变化。但这只是一个外力作用。</p><p>刘杰解释说,超级月亮会引起地震只是把外力当做了主因。</p><p>尚不能仅此推断届时还将发生大地震,这是做不出大地震预报的。只能说这种外因能够触发地震。</p><p>地球活动处在活跃期</p><p>自去年以来,全球地震灾害不断,大家一直怀疑地球是不是被调成振动了。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专家也给出了解释,从目前掌握的近百年观测资料显示,地球是处在活跃期,但由于缺乏更长期的观测资料,所以从更长时间段来说,难以判断。</p><p>据介绍,根据近百年的观测记录,地球活动是有活跃期和平静期的区别。2023年到2023年,2023年到2023年分别是两次地震频发阶段。地震台网认为,从2023年印尼海啸发生后,地球进入了第三次地震频发期。</p><p>去年是智利8.8级大地震,今年是日本的8.8级,我们认为是从2023年开始进入的频发期。</p><p>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补充说道,前两次地震频发阶段基本都要持续十年以上,地球活动现在仍处在活跃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