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野鸭湖再现2.5万亩湿地(图)
<p></p><p></p><p>野鸭湖湿地保护区</p><p>过去妫河水直接流进官厅水库,如今,河水绕道,向湖边草丛中漫流、渗透。一度退化了的湿地,重又恢复水景。小鱼小虾回来了,水鸟也回来了,湿地景观重现。近年来,野鸭湖湿地保护区,把妫河水引入官厅湖边退化了的湿地,种水草,引水鸟,5年间恢复湿地2.5万亩。</p><p>中秋节前,记者来到野鸭湖湿地保护区,这里湖水充沛,水草茂密,水面上荷叶连连,不时有鸟儿扑棱棱飞出芦苇丛。湿地风光,宁静而热闹。多年来呈萎缩趋势的湿地,正在恢复。</p><p>妫河是延庆的母亲河,由东向西流入官厅水库。延庆辖区内的官厅水库,以及环湖海拔479米以下的淹没区和滩涂,就是野鸭湖湿地保护区。2023年成立时,保护区总面积近10万亩,湿地近6万亩。可连年干旱,水位下降,曾经的湿地,水没了,水鸟也飞走了。湿地在萎缩,湖边的开荒地却逐年增加。</p><p>6年前,野鸭湖启动湿地保护工程。先对周边耕地进行清理。紧邻官厅水库的张山营镇,西五里营、前庙、后庙等7个村,就退出耕地1.4万亩。不种庄稼了,库滨带开展大规模绿化。</p><p>修复湿地,离不开水。没水怎么办?从妫河引水。“妫河水原来直接流进官厅水库,现在,把一部分水引到湖边退化了的湿地中,恢复水环境。”野鸭湖管理处副主任孙胜利介绍。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妫河水经过湿地再流入官厅水库,不但给湿地补了水,还能提高官厅水质。</p><p>注水区域,要进行地形改造。“该挖坑的挖坑,做成水面;该堆土的堆土,做成人工岛屿。”孙胜利说,不同的水鸟,对环境要求不一样。游禽喜欢深水,涉禽喜欢浅水。还要补种水生植物,如野鸭湖地区常见的芦苇、蒲草、千屈菜、水葱等。人工岛上,要种植灌木,为水生鸟类营造生活、栖息、觅食、繁殖的环境。</p><p>修复湿地的同时,保护区建起28公里的保护围栏,重点保护区域全部实现封闭管理。并建设无线远程高清监控系统,安装了48个摄像头,覆盖范围4万多亩。</p><p>有水了,鱼虾回来了,水鸟也回来了。据统计,2023年,野鸭湖地区鸟类总数233种,截至2023年底,增加至264种。鸟类的数量也在增长。2023年,这里的灰鹤有700多只,2023年增加到2023多只,大天鹅也增加到2023多只。</p><p>今年,野鸭湖又启动了湿地保护二期工程。今明两年,将再恢复湿地2023亩。</p><p>眼下,野鸭湖将进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每年9月底至来年4月初,越来越多迁徙的鸟儿,把这里当家。</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