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2:57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

<p>多看高一地理学科的必修二的学案,能让我们对课本了解更透彻。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看看这是否为你所需要的资料? <strong> </strong></p><p><strong>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strong> 【学习目标】</p> 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解释其原因;<br />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br />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br />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采取的人口政策也不同。<br /> 【学习过程】<br /> 一、人口的自 然增长<br /> 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br /> ①三率的计算方法:<br /> 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100%<br />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100%<br />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 为单位计算。<br /> ②三率之间的换算:<br /> 人口自然增长率<br /> 【问题探究1】<br /> 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0年后会增加多少人?如果10年后,自然增长率变为1.7%,那时人口会增加多少?<br /> 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br /> 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br /> 影响人口增长数量多少的因素: 、<br /> 【知识梳理】<br /> (一)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和 共同觉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总趋势: )是不同的。<br /> 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之后 20世纪以来<br /> 人口数量情况 数量 数量 持续增加 数量<br /> 人口增长情况 增长 增长 增长 快速增长<br /> 人口增长原因 人类主要从事 ( 和 业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水平提 高,食物供应稳定,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br /> 【问题探究2】<br /> (1) 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br /> (2)请说出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总数之间的关系<br /> (二)<br /> 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 而变化,而且在 上也是不平衡的。<br />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br />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br /> 发展中国家 水平<br /> 较高 增长<br /> 很快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br /> 【问题探究3】<br /> (1)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br /> (2)任意选择两个国家或地区,从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形 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br />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br />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 和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 、传统型和现代型。<br /> 1.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br /> 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br /> 原始型<br /> 传统型<br /> 现代型<br /> 2.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向 ,继而向 转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因是: 。转变的因素: 、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 。<br /> 3.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br /> 特点<br /> 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历<br /> 史阶段 原因<br /> 原始型 高 高 低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br /> 传统型 高 低 高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br /> 现代型 低 低 低 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br /> 4.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br /> 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备注<br />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br /> 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由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br /> 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br /> 【问题探究4】<br /> (1) 你认为决定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是什么?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影响的?<br /> (2)分析评价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利弊<br /> 【精题演练】<br /> 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 )<br /> A.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r /> C.极低死亡率,很低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br /> 2.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br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br />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br /> 3.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br />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br />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br /> 4.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22%,死亡率O.62%,自然增长率0.6%,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br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以上都不是<br /> 5.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 A.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br /> 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br /> 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O~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B级)<br /> A.93% B.23% C.13% D.60%<br /> 7.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O~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级)<br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br /> 8.下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C级)<br />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br /> 9.上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B级)<br /> A.① B.② C.③ D.④<br /> 10.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br /> 年龄 014岁 2023岁 60岁以上 总计<br /> 甲组 人口数 200 550 250 2023<br /> 死亡率 0.5% 0.6% 2% 0.92%<br /> 乙组 人口数 350 600 50 2023<br /> 死亡率 0.8% 0.7% 2.2% 0.81%<br /> (1)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br /> (2)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br />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br /> (4)社会经济越发 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br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br />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2月26日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br />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br />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br />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br />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 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 、 、 等三大高峰。<br />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br /> 预计2023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br />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br /> 11题答案:<br /> 解析:第(1)题,由材料1中的数据分析即可得出答案。<br /> 第(2)题,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得出生率在短期内大幅下降,导致新生儿童数量减少,社会负担减轻,抚养指数下降。人口红利期结束后,老年人口比重会上升,形成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br /> 第(3)题,由材料4可直接看出我国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这个特点的形成和我国个别地<br /> 区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有关,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在管理不严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人通过技术手段人为控制新生儿性别,从而使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势必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br /> 答案:(1)现代 增长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老年人口<br /> (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r /> (3)偏高并持续升高。 原因:有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后顾之忧等,这是产生对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落后观念影响;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的情结等。造成后果: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危及社会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br /> 【总结】略<br /><br /> <strong>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人口迁移</strong> 【学习目标】<br /> 1.能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认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br /> 2.通过组内分析讨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r /> 3.通过讨论体会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人口迁移的现象。<br /> 【预习导学】<br /> (复习提问)<br /> 1.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怎样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br /> 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有哪些限制性?<br /> 3.何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br /> (新课预习)<br />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引起人口迁移的常见因素有哪些?<br /> 【课堂学习】<br /> 一、 合作探究,导学提纲:<br /> 1.结合教材上部,思考:<br /> 1.)人口增长有哪两种主要方式?对世界人口增长有何影响?<br /> 2.)何为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动有何区别?<br /> 3.)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br /> 2.组内讨论完成教材P17页活动1、2题。<br /> 3.结合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组内讨论完成下列表格。<br /> <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迁出地</td> <td>迁入地</td> <td>迁移的原因</td> </tr> <tr> <td> </td> <td> </td> <td> </td> </tr> <tr> <td> </td> <td> </td> <td> </td> </tr> <tr> <td> </td> <td> </td> <td> </td> </tr> </tbody> </table>4.结合P17阅读,讨论完成下列表格。<br /> <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时间</td> <td>组织形式</td> <td>迁移方向</td> <td>影响因素</td> </tr> <tr> <td>20世纪80年代以前</td> <td><br /> ______________为主</td> <td>主流是:____________<br /> ___________________</td> <td> </td> </tr> <tr> <td><br /> 20世纪80年代以来</td> <td><br /> ______________为主</td> <td>主流是:____________<br /> ___________________</td> <td> </td> </tr> </tbody> </table>5.阅读图1-10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br /> 6. 教材图1-2023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图1-2023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完成P19课堂活动题.<br /> 7.结合教材P20-21两个阅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体会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要哪些?<br /> 8.完成P21课堂活动.<br /> 【课堂小结】【课堂训练:】<br /> 1.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br /> 2.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连线:<br />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br /> ②我国历史上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r />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经济因素<br /> ④2023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政治因素<br />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社会文化因素<br />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br /> 【巩固提高】课时讲练通P8的课堂达标选择题19题。 <strong>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人口增长模式</strong> 我的目标:<br /> 1、了解人口出生率,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br /> 2、研究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特征;<br /> 3、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br /> 学习方法和策略:比较法,探究法, 图表分析法,兵教兵。<br />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br />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br /> 探究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br /> 【导学过程】<br />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br /> 人口现状: 年,世界人口超过60亿;<br /> 阅读教材图11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J形曲线),思考:1、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br /> 2、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br /> 人口自然增长= -<br /> 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经济基础、战争、自然灾害、上层建筑<br /> 思考: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br />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br /> (一)高高低模式: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br />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极 的自然增长率。<br /> 社会时期: 社会;社会活动: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极为低下。<br /> 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br />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较 的自然增长率。<br /> 社会时期:奴隶、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r /> 经济活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人口增长缓慢。<br /> (二)高低高模式:(过渡型)<br /> 发达国家:(欧洲)进入时间:18世纪中期(2023); 结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023)<br /> 原因:发生了产业革命:(1)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生产,生产力明显提高(2)医疗卫生发展;(3)粮食产量大幅增加<br /> 基本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br /> 发展中国家:进入时间:20世纪50年代<br /> 原因:政治上的独立、生产力水平提高导致粮食产量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br />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r /> 人口政策:采取人口控制政策,但仍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年龄结构轻)<br /> (三)低低低模式:集约模式,现代模式<br /> 转变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br /> 步入的国家:(2023)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负增长;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国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等国接近于零<br /> 人口增长特征:一是三低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趋势。<br /> 我国的增长模式:(1)出生率下降: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br /> (2)农村转变过程中,城市基本实现转变,总体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br /> 问题思考:<br /> 1.高高低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产生原因?<br /> 2.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产生原因?<br /> 3.高高低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产生原因?<br /> 4. 在当代,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br /> 我的疑惑:略<br /> 自学检测<br /> 1.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 )<br /> 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B.由现代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br /> C.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 D.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br />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br />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br />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br /> 3.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 A.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br /> B.印度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所以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br /> C.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代表<br /> D.大洋洲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r />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4-5题<br /> 4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br /> A.Ⅰ期B.Ⅱ期<br /> C.Ⅲ期D.Ⅳ期<br /> 5、在Ⅰ期<br />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br />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br /> 读下图回答6-8题<br /> 6、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br />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br /> 7、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br /> A.①B.②C.③D.④<br /> 8、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br /> A.德国B.日本C.中国D.美国<br /> 我的小结:略 <strong> </stro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