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北极科考队凯旋
<p></p><p></p><p>9月19日,边检民警向靠泊锚地的“雪龙”号招手致意。当日,上海吴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赶赴长江口吴淞锚地, 为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上的82名极地科考队员和32名船员办理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这标志着“雪龙”号科考船正式回到祖国怀抱。新华社记者陈飞摄</p><p>9月20日,历时82天、总航行1.2万海里,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结束科考任务后,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码头。就考察目的、行程、成果等话题,记者专访了刚刚抵达的科考队首席科学家余兴光。</p><p>“雪龙”号航行到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新纪录</p><p>记者:科考队是7月1日从厦门起航的,80多天的考察大体包括了哪些行程?</p><p>余兴光:本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82天,是我国历次北极考察时间最长的一次。“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总航行20230多海里,最北到达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的新纪录。</p><p>这次科考队由121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美国、法国、芬兰、爱沙尼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6名科学家。</p><p>记者:我们知道,本次科考有两大科学目标——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请问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p><p>余兴光:围绕两大目标,我们共完成135个海洋站位的综合调查、1个“长期冰站”的海冰气综合考察和8个“短期冰站”的考察、1个北极点冰站的考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