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考点:资源跨区域调配
<p>资源跨区域调配(地区资源分布和消费的不平衡)</p><p>(一)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p>1.南水北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跨流域调水 )</p><p>(1)原因:水资源 南方多、 北方少(北京、天津、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东部多、西部少。</p><p>(2)线路及其利弊</p><p>(3)影响: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有利于恢复和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控制北方地面沉降;促进社会持续发展。长江水量减少,影响长江水质;影响长江航运;对长江淮河的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p><p>2.西气东输</p><p>(1)原因</p><p>①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而煤、石油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p><p>②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消费量大,天然气分布少,西部天然气供大于求。</p><p>(2)线路</p><p>西气东输路线没走直线原因:①避开地形地质复杂路段;②照顾沿线用气城市(城市不可能在一条线上);</p><p>③补充气源(为提高供气的可靠性、持久性和安全性,特将管线把x疆气区与陕甘宁气区相连接)。</p><p>(3)意义 (六字方针)</p><p>● 对(东部)长江三角洲的意义</p><p>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p><p>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效益)</p><p>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社会效益)</p><p>④减轻铁路运输压力。</p><p>● 对西部的意义</p><p>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p><p>②减轻西部沿线城市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p><p>③带动西部地区钢铁、建材、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p><p>3.西电东送</p><p>(1)原因(分布与消费的不平衡)</p><p>①能源地区分布不均</p><p>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 (60%多)、中南和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西部。</p><p>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 ,但缺乏常规能源 。</p><p>(2)线路(见课本P29图1-23)</p><p>北线: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华北的京津唐 工业基地</p><p>中线:长江三峡、葛洲坝电站的水电华中地区和华东的沪宁杭工业基地</p><p>南线:西南地区红水河的水电和云南、贵州的坑口火电珠江三角洲</p><p>(3)中、南线的电力比北线优越的原因:北部是煤转化成的火电,中、南部主要是水电。水电发电成本低 ,</p><p>不污染环境 ,是清洁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但是水电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发电不稳定)。</p><p>(4)意义:"西电东送"将会是东、西双赢的结果。它对于东部和西部的意义与上述西气东输的意义相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