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试卷
<p>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要掉以轻心。预祝: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以下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试卷,希望你们喜欢。</p> <strong>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试题</strong> <p>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代表的字母写在下面的答题栏里,每小题1分,共20分)</p> <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 <p>答案</p> <p>1.有关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p> <p>A. 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 位</p> <p>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p> <p>C. 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p> <p>D.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闽、桂、云</p> <p>2.表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p> <p>3.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是</p> <p>A.以平原为主 B.河流多注入印度洋 C.季风气候显著 D.人均资源丰富</p> <p>读下图,完成4~5题。</p> <p>4.甲、乙、丙、丁四省区轮廓中,代表山西省的是</p> <p>A.甲 B.乙 C.丙 D.丁</p> <p>5.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p> <p>A.①山脉东侧为东北平原 B.②山脉西侧为江苏省</p> <p>C.③山脉北侧为宁夏回族自治区 D.④山脉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p> <p>6.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 的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p> <p>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C.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p> <p>2023年5月19日以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 贵州、云南等9省(市、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滑坡等灾害,回答7~8题。</p> <p>7.这些受灾省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p> <p>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p> <p>8.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p> <p>A.气候复杂多样 B.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p> <p>C.地形复杂多样 D.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p> <p>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完成9 ~11题。</p> <p>9.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是</p> <p>A.①秦岭、②黄河</p> <p>B.①阴山、②黄河</p> <p>C.①秦岭、②长江</p> <p>D.①阴山、②长江</p> <p>10.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p> <p>A.5℃ B.8℃ C.16℃ D.-3℃</p> <p>11.古人游记所记载北顾的是我国某高原的深秋景色,该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p> <p>A.荒漠、林地 B.林地、耕地 C.耕地、草地 D.草地、荒漠</p> <p>12.下列商品粮基地中,为我国春小麦产区的是</p> <p>A. 三江平原 B. 成都平原 C. 江汉平原 D. 鄱阳湖平原</p> <p>13.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 因是</p> <p>A. 南北纬度的差异 B. 东西温带的差异</p> <p>C. 东西干湿的差异 D. 南北干湿的差异</p> <p>14.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 <p>A.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p> <p>B. 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p> <p>C. 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p> <p>D. 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p> <p>15.下列图例符号与其所表示的矿产地搭配正确的是</p> <p>A■-鞍山 B▲-大同 C▇-大余 D -大庆</p> <p>16.我国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p> <p>A.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B.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p> <p>C.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D.防止海水污染</p> <p>17.关于我国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p> <p>A.铁路网东部地区稀疏,西部地区密集 B.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均分布在南方地区</p> <p>C.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少,西南地区工业中心多D. 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p> <p>18.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不适合在图示区域内发展的产业是</p> <p>A. 钢铁工业 B. 机械工业C. 石油工业 D. 畜牧业</p> <p>读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p> <p>19.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是</p> <p>A. 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阶梯上</p> <p>B. 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二阶梯上</p> <p>C. 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阶梯上</p> <p>D. 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地带</p> <p>20.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p> <p>A.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p> <p>B. 降水多,河流水量大</p> <p>C. 经济发达,用电量大</p> <p>D. 地形平坦,利于电站建设</p> <p>二、综合题。(共30分)</p> <p>21.读我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p> <p>(1)写出我国具有以下地理特征的省区名称。</p> <p>①纬度最低_________________</p> <p>②民族数最多__________________</p> <p>(2)图中A所在的区域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________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阶梯上。</p> <p>(3)图中丙省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p> <p>(4)比较乙、丁两省区地理位置的差异(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分析)。</p> <p>。</p> <p>22.读我国1月平均气 温图,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5分)</p> <p>(1)冬季,由图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__ 。</p> <p>(2)从ab,气温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_ ______________的影响。</p> <p>( 3)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 是_____,原因是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p> <p>23.读图分析A、B、C、D四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利用情况,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8分)</p> <p>(1)四地中,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是________(添字母)地区,当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_。</p> <p>(2)_________(填字母)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因而形成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p> <p>(3)________(填字母)地区耕地面积广,但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加剧了缺水状况。为解决本区缺水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_。</p> <p>(4)_____________(填字母)地区是位于湿润半湿润山区的林地,该地区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受破坏会对河流下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p>24.2023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11省(市、区)座谈会 ,谋建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p> <p>(1)归纳长江流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 。</p> <p>(2)简述A 所在地区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p> <p>有利条件: (至少两点)。</p> <p>不利条件: 。</p> <p>(3) 从右上图可以看出: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据此请你为沿江省(市、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一条合理建议。 。</p> <p>25.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4分)</p> <p>(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 ________铁路,③________铁路</p> <p>(2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______________运输的优势。</p> <p>(3)在建设中的铁路将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请问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p> <p>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B、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p> <p>C、节约江汉平原 的土地资源 D、防止环境污染</p> <strong>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试卷参考答案</strong> <p>1BBCAD 6CBDAD 11DACAD 16BDDDA</p> <p>21.(1)①海南省 ②云南省(2分)(2)青藏 一(2分)(3)温 带季风气候 (1分)</p> <p>(4)乙省深居内陆,丁省 濒临海洋。 乙省纬度高,丁省纬度低(共2分)</p> <p>22.(1)南高北低,南北温差 大 。(1分)(2)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2分)</p> <p>(3)C; C地比D地海 拔高。(2分)</p> <p>23.(1)A 草地 (2)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B 南水北调</p> <p>(4)D 造成水土流失,泥沙含量增大,加剧河流中下游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洪 涝灾害)</p> <p>24.(1)沿江分布 (1分) (2)有利条件: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等(2分) 不利条件: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等(1分) (3)增大 严禁陡坡开垦;植树造林、退 耕还林还草等(2分)</p> <p>25.(1)京广 青藏 (2)内河 (3)C<br /> </p> <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