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期末试卷
<p>骄戒躁,平复心情,按部就班,不急不慢,如鱼得水,马到成功!祝你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成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试卷,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p> <strong>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试题</strong> <p>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选对一小题得2分,</p> <p>本大题共50分。)</p> <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p> <p>答案</p> <p>1.下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p> <p>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错误的是</p> <p>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p> <p>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p> <p>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p> <p>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p> <p>2.下列图中反映x藏自治区民族服饰的是</p> <p>3.移居城市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定居的城市。珠江三角洲的深圳为典型移</p> <p>居城市,其主要原因是</p> <p>A.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p> <p>C.海陆交通便利 D.水热充足,气候宜人</p> <p>4.2023年寒假期间,李明同学随父母外出,到达目的地时身上的单衣换成了厚厚的棉衣。</p> <p>他们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p> <p>A.从海南岛到沈阳 B.从拉萨到北京</p> <p>C.从济南到乌鲁木齐 D.从香港到成都</p> <p>5.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下列春联反映的省区分别是</p> <p>①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②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p> <p>③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④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p> <p>A.吉林、x疆、台湾、贵州 B.辽宁、x藏、云南、海南</p> <p>C.内蒙古、黑龙江、云南、海南 D.内蒙古、青海、广东、云南</p> <p>6.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p> <p>A.粮食作物是南麦北稻的分布格局</p> <p>B.糖料作物是南甜北甘的分布特点</p> <p>C.x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三大棉花生产区</p> <p>D.秦岭淮河以南以旱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p> <p>7.下列属于工业生产部门的是</p> <p>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纺织业</p> <p>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结合下表完成8~9题</p> <p>2023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p> <p>指标 年末数 比重(%)</p> <p>全国总人口</p> <p>其中:城镇</p> <p>乡村</p> <p>其中:男性</p> <p>女性</p> <p>其中:014岁</p> <p>2023岁</p> <p>60岁以上 202329</p> <p>20239</p> <p>20230</p> <p>20238</p> <p>20231</p> <p>20230</p> <p>20239</p> <p>20230 100.0</p> <p>44.9</p> <p>55.1</p> <p>51.5</p> <p>48.5</p> <p>19.4</p> <p>49.0</p> <p>11.6</p> <p>8.表中显示,我国人口结构特征是</p> <p>A.城镇多,乡村少 B.男性多,女性少</p> <p>C.老年多,儿童少 D.西部多,东部少</p> <p>9.2023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p> <p>A.118人/平方千米 B.128人/平方千米</p> <p>C.138人/平方千米 D.148人/平方千米</p> <p>10.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p> <p>A.气候复杂多样 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p> <p>C.地形多种多样 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p> <p>11.影响农业生产中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主要因素</p> <p>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气候变化 D.地面状况</p> <p>读拉萨与上海气温曲线图,回答12~14题</p> <p>12.两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p> <p>A.拉萨为地中海气候</p> <p>B.拉萨为温带季风气候</p> <p>C.上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p> <p>D.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p> <p>13.拉萨市民的主食为</p> <p>A.青稞 B.稻米</p> <p>C.小麦 D.高粱</p> <p>14.拉萨和上海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相差大的主要因素是</p> <p>A.海陆位置 B.纬度因素 C.海拨高度 D.洋流因素</p> <p>15.小明同学搜集到的家乡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下表,他的家乡可能位于</p> <p>A.黑龙江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p> <p>读图,完成16~17题</p> <p>16.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p> <p>A.铁路、水路、公路 B.水路、公路、铁路</p> <p>C.公路、铁路、水路 D.公路、水路、铁路</p> <p>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 <p>A.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①</p> <p>B.在b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③</p> <p>C.②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p> <p>D.c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p> <p>18.下列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p> <p>A.航空运输是一种投资少,周转速度快的运输方式</p> <p>B.水路运输是灵活性较强,连续性较差的运输方式</p> <p>C.公路运输是一种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成本较高的运输方式</p> <p>D.铁路运输是一种运量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的运输方式</p> <p>19.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p> <p>A.内蒙古高原利用平坦的地势,发展种植业</p> <p>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p> <p>C.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发展淡水养殖业</p> <p>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果业</p> <p>20.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23年12月16日在浙江省乌镇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p> <p>重要演讲。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参加本次大会选择的交通方式是</p> <p>A.航空 B.水路 C.公路 D.铁路</p> <p>21.如果全体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说明</p> <p>A.我国人口增长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p> <p>C.我国人口基数大 D.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p> <p>22.有关漫画的说法,准确的是</p> <p>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p> <p>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p> <p>C.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严重</p> <p>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p> <p>23.我国西南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p> <p>A.旱涝 B.地震、滑坡、泥石流</p> <p>C.鼠害 D.台风</p> <p>读山东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回答24~25题</p> <p>24.春季,济南气温变化或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p> <p>A.气温持续升高 B.降水量连续减少</p> <p>C.气温连续下降 D.降水量最大</p> <p>25.济南所在的华北平原,春季主要的气象灾害是</p> <p>A.洪涝 B.地震</p> <p>C.寒潮 D.干旱</p> <p>二、综合题(共50分)</p> <p>26.中央电视台《边疆行》和《沿海行》摄制组,完成了沿我国大陆版图行走一圈的任务。</p> <p>读图,回答问题:(12分)</p> <p>(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中,最早迎来新一天的是 (填省名),</p> <p>全部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填简称)。</p> <p>(2)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p> <p>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是 。</p> <p>(3)《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海岸线,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此路线依次经过渤</p> <p>海、 、东海、 等海域;A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p> <p>右图民族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p> <p>(4)说说我国海岸线漫长的好处 。</p> <p>2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p> <p>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p> <p>(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②代表 界线。</p> <p>(2)黄河、长江都发源于 高原,最终均注入 洋。</p> <p>(3) 读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可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 、 ;</p> <p>图中的地形区A 盆地,B 平原。</p> <p>(4)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p> <p>28.甲图和乙图所示地区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的东北部,都是本国的老工业区。</p> <p>读图回答:(8分)</p> <p>(1)甲图所示的A是 海,B是 半岛。</p> <p>(2)甲图中的省级行政中心C是 ,乙图中的芝加哥是美国的 中心。</p> <p>(3)乙图中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是 ,这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是</p> <p>(4)甲、乙两工业区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矿产种类)资源丰富,</p> <p>便利。</p> <p>29.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7分)</p> <p>材料一:哈尔滨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18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p> <p>均水平的十五分之一。洗车行每天要浪费掉近2023吨的自来水,足够一万多居民</p> <p>的日常用水。上游城市排放的污水和地表径流形成的水污染造成松花江饮用水源地</p> <p>的污染。</p> <p>材料二:雾霾期间,我国北京上海等几十个城市pm2.5(大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最高值接</p> <p>近20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极差。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p> <p>量有关,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p> <p>材料三:</p> <p>(1)阅读材料一,哈尔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p> <p>(2)阅读材料二,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p> <p>雨,冬季 。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地区的环保不容忽视,</p> <p>请结合材料二列举人类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做法:</p> <p>、 (至少两种)</p> <p>(3)根据材料三,我们要坚决守住 亿亩耕地,确保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请</p> <p>为切实保护耕地提出合理建议: 。</p> <p>30.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2023年中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读图回答(12分)</p> <p>(1)土地资源能为人类 、 活动提供场所。</p> <p>(2)东部季风区的耕地以秦岭和淮河为分界,A地区耕地类型为 ;</p> <p>B地区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带,主要粮食作物为 。</p> <p>(3)C地位于 (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主要</p> <p>的饮料作物是 。</p> <p>(4)图乙显示我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不均,表现为东 (多/少)西 (多/少),</p> <p>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 现象十分严重,因此 ,</p> <p>切实保护耕地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p> <strong>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期末试卷参考答案</strong> <p>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p> <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p> <p>答案 C C B A C C D B C D C D A C B C A D C A C C B A D</p> <p>二、综合题(50分)</p> <p>26.(12分,第1、2、3小题每空1分,第4小题3分)</p> <p>(1)黑龙江 藏</p> <p>(2)俄罗斯 印度 x疆</p> <p>(3) 黄海 南海 福州 云或滇</p> <p>(4)便于发展海运,有利于对外联系 (满分3分,言之有理可记满分)</p> <p>27. (11分,第1、2、3小题每空1分,第4小题4分)</p> <p>(1)第二、三级阶梯</p> <p>(2)青藏 太平</p> <p>(3)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四川 长江中下游</p> <p>(4)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们生产生活。</p> <p>28. (8分,每空1分)</p> <p>(1)渤 辽东</p> <p>(2)沈阳 钢铁工业</p> <p>(3)乳畜带 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p> <p>(4)煤铁 交通</p> <p>29. (7分,每空1分)</p> <p>(1)浪费 污染</p> <p>(2)寒冷干燥 少开车、多种树 (言之有理可酌情记分)</p> <p>(3)18 禁止乱占耕地(言之有理可酌情记分)</p> <p>30. (12分,每空1分)</p> <p>(1)生产 生活</p> <p>(2)旱地 亚热带 水稻</p> <p>(3)东南丘陵 林地 茶叶</p> <p>(4)多 少 占用耕地 十分珍惜和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br /> </p> <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