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p>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p><p><strong><strong><strong>第一节</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地势和地形</strong></strong></strong></p><p><strong>教材内容详解</strong></p><p>●<strong>学习目标</strong></p><p><strong>1.</strong><strong>知识与技能</strong></p><p>(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和特点,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东西交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p><p>(2)了解中国的主要山脉走向及分布、了解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p><p>(3)了解中国是一个多山地、多地震、多泥石流的国家。</p><p>(4)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p><p><strong>2.</strong><strong>过程与方法</strong></p><p>(1)通过阅读图2.1-1和国2.1-2,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吃候、河流、交通的影响。</p><p>(2)通过阅读 2.1-3,记住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p><p>(3)充分运用地图,从读图获得知识到通过读图练习和填充图练习,把知识巩固在图上。</p><p>(4)抓住重点,因为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其它地形的分布多是以山脉为分界线,所以先理清山脉的分布,再落实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p><p><strong>3.</strong><strong>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rong></p><p>(1)通过认识山川壮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p><p>(2)通过认识我国地形条件利和不利两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p><p><strong>●</strong><strong>快乐点击</strong></p><p><strong>1.</strong><strong>地势呈阶梯状分布</strong></p><p>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打开中国地形图,它展示了中国地形的高低起伏。读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图2.1-2中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西部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因此,中国的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p><p>三级阶梯概况如下表所示:</p><p></p><p></p><p><p>地形的影响是指地形地势特征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地势的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有利的影响有三方面:第一,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第三,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时,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其不利的影响是:东西方面的铁路、公路施工时难度较大。</p><p>活动(1):读中国地势三级阶示意图,认识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p><p>①看图2.1-1,填出阶梯分界</p><p>第一、二阶梯:第二、三阶梯:②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p><p>对气候的影响:对河流的影响: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p><p>④中国地势对东西部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p><p><strong>2.</strong><strong>地形复杂多样</strong></p><p>从中国地形图(图2.1-3)上可以看出,中国山川壮丽,境内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每一种地形的内部,景观差异也很大,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地形复杂的程度。</p><p>活动(2):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判断主要山脉的走向。</p><p>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活动(3):观察地形网格,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名称填写在下表中。</p></p><p></p><p><p><strong>3.山区面积广大</strong></p><p>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如果按照习惯,把山地和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4多一点。多种多样的地形,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其有利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其不利的影响是: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一是交通不便,二是耕地面积小,对农业生产不利;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p><p><strong>热点考点聚焦</strong></p><p><strong>命题方向</strong></p><p>1.考点:</p><p>(1)我国地形特点。</p><p>(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及特点。</p><p>(3)主要山脉的分布。</p><p>(4)主要地形区的分布。</p><p>(5)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水能等的影响。</p><p>2.动向:</p><p>(1)绘图填图能力的考查:如在中国地形图上填注主要地形区,将某一地形区的范围标出等。</p><p>(2)综合分析我国地势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地势对降水、河流、交通的影响等。</p><p>(3)基础知识不能忽视,地形分布是学习其它地理知识的基础,如许多地理分界线就是山脉,山脉两侧的地理环境差异显著。</p><p>【例1】</p><p>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p><p>A.昆仑山 B.秦岭 C.长白山 D.太行山</p><p>导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山脉的分布。以上四座山脉中属于地形区分界线的有昆仑山和太行山。昆仑山以南是青藏高原,以北是塔里木盆地;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同时太行山又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间。</p><p>答案:D</p><p><strong>【例2】</strong></p><p>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一些山脉常成为地形区的界线。读图2.1-4,指出图中数字所代表地形名称:</p><p>导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山脉走向、名称、分布以及山脉作为地形骨架所邻近的地形区。</p><p>答案:①大兴安岭②横断山③天山④黄土高原⑤华北平原⑥四川盆地⑦长江中下游平原⑧塔里木盆地⑨青藏高原</p><p><strong>典型例题剖析</strong></p><p>【例1】</p><p>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的是()</p><p>A.祁连山 B.秦岭 C.昆仑山 D.横断山</p><p>剖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双项条件限制题,主要考查学生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知道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则可排除虽属东西走向山脉,却不符合第一个条件的答案B。其次需了解其它三座山的走向,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横断山为南北走向,只有昆仑山为东西走向,所以答案应选择C。</p><p>答案:C</p><p>金钥匙:山脉为构成地形的骨架,而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必须以地形图为基础,多看多记重要山脉及其分界的地形区。</p><p>【例2】</p><p>下表左侧为我国山脉名称,请对应填出其两侧的地形区名称:</p></p><p></p><p><p>(1)A、B、C、D四山脉中,北临我国最大盆地的是 。(填代号)</p><p>(2)E、F两山脉中,东临我国最大平原是 。(填写代号)</p><p>(3)G对两山脉中,西临高原的是 。(填代号)</p><p>剖析: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把我国地形分割成许多相对低下的地形区,它们或是高原、或是盆地、或是平原。我国最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它的南面是昆仑山,问此应是山脉B;我国最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它的西面是大兴安岭。因此,应是山脉E;H西临的高原是云贵高原,应注意的是本题虽是让填山脉代号,实际暗考了我国最大盆地、最大平原及云贵高原的名称和位置。因此,要求考生要把所学内容落实到图上,结合地图理解记忆。</p><p>答案:(1)B (2)E (3)H</p><p>金钥匙: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必须读地形分布图,尤其是作为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及其分界的地形区。</p><p><strong>创新例题点拔</strong></p><p>【例1】</p><p>读图2.1-6完成下列各题要求:</p><p>(1)A与B之间的山脉是 ,A与G之间的山脉是 。</p><p>(2)C是 盆地对是 高原,E是 高原,F是 盆地。</p><p>(3) 构成地形的骨架,它把地表分隔成若干个地形区。</p><p>点拨:此题主要各考查地形区的分布和地形区之间的分界。所以平时应面对地形图,反复熟记。无论怎样复合知识点,都能熟练应对。</p><p>答案:(1)昆仑山 横断山(2)准噶尔 内蒙古 黄土高原 四川(3)山脉</p><p>友情提示: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是长时间以来考试的热点和重点。</p><p>【例2】</p><p>读图2.1-7完成下列要求:</p><p>(1)判断等高线地形图A、B表示的地形分别为A ,B 。</p><p>(2)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C、D两图中符合中国地势的特点的是 。</p><p>(3)E则图反映出我国地形特点是 , 。</p><p>(4)读B图对地形予以评价: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p><p>点拨:这是一道读图分析题,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学生既要能正确判断等高线图,还要读懂中国地形剖面图和中国地形类型示意图,并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来解答相关的问题。</p><p>答案:(1)盆地 山地 (2)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状 D</p><p>(3)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山地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p><p>友情提示:中考的题目多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已知图文静心思考,你会发现看似复杂的问题,分成每一小块,其实像大多数的练习题一样简单。</p><p><strong>常用方法指导</strong></p><p>1.读图填图法</p><p>本节涉及许多地名,因此识记难度较大,在掌握部分知识时要充分利用好中国地形图,把它们落实到图上,并注意各地形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各地形区与长江、黄河和省区界线的关系。多进行绘图。填图练习,熟练掌握地形区的分布,在头脑中形成一幅中国地形图。</p><p>2.对比法</p><p>在学习中可以利用对比法,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山脉作为地形区或者省区分界线的两侧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例:</p><table><tbody><tr><td rowspan="2" width="85"><span><span>山脉</span></span><br /></td><td colspan="2" width="377"><span><span>两侧地形区或省区</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189"><span><span>北侧</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南侧</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85"><span><span>天山</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准噶尔盆地</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塔里要盆地</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85"><span><span>昆仑山</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塔里木盆地</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青藏高原</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85"><span><span>秦岭</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黄土高原</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四川盆地</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85"><span><span>燕山</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东北平原</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华北平源</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85"><span><span>南岭</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江南丘陵</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两广丘陵</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85"><span><span>祁连山</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河西走廊(甘肃)</span></span><br /></td><td width="189"><span><span>柴达木盆地(青海)</span></span></td></tr></tbody></table><p><strong>学习效果评估</strong></p><p>一、单项选择题</p><p>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p><p>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 ⑥山区面积广大</p><p>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p><p>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p><p>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p><p>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p><p>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p><p>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p><p>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p><p>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东北一西南走向D.西北一东南走向</p><p>6.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p><p>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p><p>7.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p><p>A.高山、高原、盆地B.丘陵、高原、平原</p><p>C.平原、丘陵、盆地D.盆地、高原。平原</p><p>8.我国平原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p><p>A.1/10左右 B.1/20左右</p><p>C.1/5左右D.1/3左右</p><p>9.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p><p>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p><p>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p><p>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p><p>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p><p>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p><p>11.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义是阶梯界线的是()</p><p>A.天山B.昆仑山C.祁连山D.巫山</p><p>12.下列山脉是省区界线的是()</p><p>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秦岭</p><p>13.下列山脉,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是()</p><p>A.昆仑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p><p>14.下列山脉不属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p><p>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小兴安岭 D.阴山</p><p>15.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p><p>A.天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武夷山</p><p>16.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p><p>A.秦岭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 D.太行山</p><p>17.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p><p>A.阴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祁连山</p><p>18.下列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是()</p><p>A.横断山 B.大兴安岭 C.巫山 D.南岭</p><p>19.我国最雄伟高大的山脉是()</p><p>A.喜马拉雅山 B.大兴安岭 C.天山 D.昆仑山</p><p>20.下列省级行政单位属于秦岭分布的是()</p><p>二、连线题</p><p>1.将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对我国的影响连线:</p><p>A.山区多,平原少</p><p>①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p><p>B.地形多种多样</p><p>②耕地资源不足</p><p>C.地势西高东低</p><p>③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p><p>D.阶梯状分布</p><p>④蕴藏着巨大的水能</p><p>2.将盆地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直线连接起来:</p><p>A.塔里木盆地</p><p>①纬度最高</p><p>a.新疆北部</p><p>B.准噶尔盆地</p><p>②海拔最高</p><p>b.新疆南部</p><p>C.柴达木盆地</p><p>③面积最大</p><p>c.青海北部</p><p>D.四川盆地</p><p>④人口最多</p><p>d.四川东部和重庆</p><p>三、读图分析题</p><p>1.读图2.1一10,回答:</p><p>(1)若B处为太行山,则A为 高原,地面特点为 ,为 平原。</p><p>(2)若B处为大兴安岭,则A处为 高原,地表特征是 ,C处为 平原。</p><p>2.读图 2.1-11“我国沿北纬 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p><p>(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p><p>(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表中相应处。</p><table><tbody><tr></tr><tr><td width="133"><span><span>数字</span></span><br /></td><td width="85"><span><span>①</span></span><br /></td><td width="54"><span><span>②</span></span><br /></td><td width="55"><span><span>③</span></span><br /></td><td width="55"><span><span>④</span></span><br /></td><td width="55"><span><span>⑤</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133"><span><span>地理事物名称</span></span><br /></td><td width="85"><span><span></span></span><br /></td><td width="54"><span><span></span></span><br /></td><td width="55"><span><span></span></span><br /></td><td width="55"><span><span></span></span><br /></td></tr></tbody></table><p>(3)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 特点,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p><p>3.读某高原观图(如图2.1-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p><p>(1)这是一幅 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 、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p><p>(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 ,而图中的居民形式则是 ,在 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故此图的 与 是不一致的。</p><p><strong>参考答案</strong></p><p>一、1.A2.B3.B4.D5.C6.C7.A8.A9.B10.C11.B12.A13.C14.D15.C16.D17.B18.D19.A20.B</p><p>二、1.A一②B一③C一①D一④</p><p>2.A一③一bB一①一aC一②一cD一④-d</p><p>三、1.(1)黄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华北(2)内蒙古地面坦荡 东北2.(1)略</p><p>(2)</p><table><tbody><tr><td width="109"><span><span>数字</span></span><br /></td><td width="73"><span><span>①</span></span><br /></td><td width="73"><span><span>②</span></span><br /></td><td width="73"><span><span>③</span></span><br /></td><td width="121"><span><span>④</span></span><br /></td><td width="43"><span><span>⑤</span></span><br /></td></tr><tr><td width="109"><span><span>地理事物名称</span></span><br /></td><td width="73"><span><span>青藏高原</span></span><br /></td><td width="73"><span><span>横断山脉</span></span><br /></td><td width="73"><span><span>四川盆地</span></span><br /></td><td width="121"><span><span>长江中下游平原</span></span><br /></td><td width="43"><span><span>东海</span></span></td></tr></tbody></table><br /><span><span>(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人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另外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巨大的水能。</span></span><br /><span><span>3.</span></span><span><span>(1)黄土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植物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span></span><br /><span><span>(2)窑洞 蒙古包 内蒙古,景观 民居</span></span><br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