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练习题:中国的水文灾害
<p>1.关于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洪涝灾害较少</p><p>B.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不会有洪涝灾害发生</p><p>C.锋面和气旋都会产生暴雨,形成洪灾</p><p>D.洪水的形成只与降水的强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p><p>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发。西北干旱地区降水较少,防洪工程较少,因此一旦气候异常,降水增加,也会出现洪涝灾害。</p><p>答案:C</p><p>2.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p><p>B.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p><p>C.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p><p>D.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p><p>解析: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在亚洲而非南美洲;我国的大暴雨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气流下沉一般不会形成降水。</p><p>答案:A</p><p>3.常发生在黄河上游和下游的自然灾害是( )</p><p>A.干旱 B.水土流失 C.地上河决口 D.凌汛</p><p>答案:D</p><p>4.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p><p>A.冰雪融化 B.冰凌堵塞河道</p><p>C.人为因素导致大坝决口 D.臭氧空洞</p><p>解析:洪水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大坝决口等。臭氧空洞与洪水的形成没有联系。</p><p>答案:D</p><p>5.有关流域汇水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植被覆盖率越高,汇水速度越快</p><p>B.土壤含水率越低,汇水速度越快</p><p>C.地面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p><p>D.人口密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p><p>解析:汇水速度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正相关,与地面坡度正相关。流域汇水速度与人口密度关系不大。</p><p>答案:C</p><p>6.有关河道排水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河谷越顺直、越通畅,排水速度越快</p><p>B.纵向坡度越小,排水速度越快</p><p>C.河流含沙量越大,排水速度越快</p><p>D.河道中障碍物越多,排水速度越快</p><p>答案:A</p><p>7.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防御洪灾的是( )</p><p>A.在河流上游滥伐森林 B.大规模地围湖造田</p><p>C.兴修水利工程 D.在分洪区种植粮食</p><p>答案:C</p><p>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暴雨造成的。如2023年、2023年、2023年以及2023年的全流域性大水,都是由暴雨引起的。</p><p>淮河干流全长1 000千米,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尤其是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速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p><p>黄河夺淮后,扰乱了淮河原有的水系,淤塞了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淮河水患。</p><p>随着当地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水开始争地。人们围湖垦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p><p>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50次。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每隔11年,淮河就发生一次大洪水。</p><p>(1)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p><p>(2)(多选)下列措施中,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实施的是( )</p><p>A.开挖入长江水道 B.防止凌汛泛滥</p><p>C.上游植树造林 D.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p><p>答案:(1)自然原因: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河流落差小,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③黄河夺淮后,淤塞了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人为原因:乱垦滥伐,围湖造田。</p><p>(2)CD</p><p>我综合 我发展</p><p>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9—11题。</p><p>9.(双选)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p><p>A.峰值均出现在4—6月</p><p>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p><p>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p><p>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p><p>10.(双选)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p><p>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p><p>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p><p>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p><p>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p><p>11.(双选)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p><p>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p><p>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p><p>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p><p>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p><p>9—11.解析:我国受夏季风影响,5月华南进入雨季,珠江流域进入汛期;6月雨带移至长江流域;7、8月移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期是北半球的冬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时气温低,是北半球的冬季。黄河在初春融化和初冬结冰时易发生凌汛。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水土保持的关键是植树造林、打坝淤地。</p><p>答案:9.BD 10.AC 11.AD</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