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1:37

高考地理练习题:城市与城市化(3)

<p>例1 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p><p>(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p><p>B.2023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p><p>C.2023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p><p>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p><p>(2)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p><p>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p><p>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p>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p><p>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p><p>【解析】 第(1)题,从图中观察可知,2023年后,城市人口比重明显提升,农村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故C项与图中信息相符。由2023年—2023年,农村人口数量变化不明显,并非逐年下降;2023年前城市人口的增加应主要来源于外地人口的迁入;广州未来城市化水平达到后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将趋于缓慢,故A、B、D项均错。第(2)题,引起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p>【答案】 (1)C (2)B</p><p>针对训练1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过程(A~C代表不同时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p><p>(1)在A~C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p><p>(3)在上述过程中,来自城市的拉力因素有哪些?</p><p>(4)简述由A到C的变化过程中,该地区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变化。</p><p>答案 (1)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规模扩大 出现城市群</p><p>(2)城市人口比重上升。</p><p>(3)就业机会及经济收入高,社会福利多,文化设施齐全。</p><p>(4)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交通运输: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交通网更加密集,交通更加便捷。</p><p><strong>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strong></p><p>例2 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代表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A城市属于________,B城市属于________,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p><p>(2)A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B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现象,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 本题考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不同的城市化进程,从图中可看出A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为发展中国家,B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应为发达国家。</p><p>【答案】 (1)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B</p><p>(2)城市经济发展,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p><p>(3)逆城市化 城市中心区衰落</p><p>针对训练2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1)~(2)题。</p><p>(1)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p><p>A.M1</p><p>B.M2</p><p>C.N1</p><p>D.N2</p><p>(2)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p><p>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p><p>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p><p>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p><p>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p><p>解析 M1、M2所占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应为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由M2所占比重小于M1,可知M2为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故第(1)题B项正确。第(2)题,N1、N2表示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图中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条线相交,即所占比重基本持平。</p><p>答案 (1)B (2)D</p><p><strong>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strong></p><p>【例3】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p><p>(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p><p>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p><p>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p><p>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p><p>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p><p>(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p><p>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p><p>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p><p>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p><p>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p><p>【解析】 第(1)题,城市渠化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有利于水流通畅,增强城市排污排涝能力。选D。第(2)题,城市渠化使河堤、河底硬化,这可使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渠化使河道取直,流速加快,泥沙淤积减弱,同时也增强了排污能力,使水质得到改善。选B。</p><p>【答案】 (1)D (2)B</p><p>针对训练3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读图并完成(1)~(4)题。</p><p>(1)2023~2023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表现有哪些?</p><p>(2)2023年,该地区的城镇体系共分________级,其中服务功能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对E城规模扩大的主要推动因素是________。</p><p>(3)b图中曲线正确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该城市在80年代以后出现的变化,称之为________。</p><p>(4)图中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要素的不良影响表现在:</p><p>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 本题结合“城市化、城市等级与服务、城市环境问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结合图例信息,并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分析。</p><p>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p><p>(2)四 G 交通(公路)</p><p>(3) 逆城市化</p><p>(4)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出现“热岛”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p><span></spa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地理练习题:城市与城市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