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1:35

为什么地球不是均匀的球体?

<p><strong>为什么地球上会有高低不平的山川盆地丘陵,是个坑坑洼洼的球体而不是一个均匀的球体?</strong> </p><p>其一,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地幔没有冷却,在持续不断的活跃喷发。而地幔没有冷却的后果是地幔会有对流,目前认为地幔的对流分为两种:1一种是浅层地幔对流。2一种是全地幔对流。</p><p><strong>反映到地球表面:</strong> </p><p>1,浅地幔对流造成了持续不断的板块运动,造成造山运动和洋壳俯冲,并导致岩浆喷发,形成山脉岛屿海沟。举例可见,日本—菲律宾岛弧,就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导致火山蓬发形成的。而造山运动,最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当然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成的后果是青藏高原一直在不断的隆升,这是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的后果。而与此同时,由于板块的运动,在大洋中脊,两侧在不断的拉伸,形成一些海沟。</p><p>2,全地幔对流造成的是现象是地幔柱。举例见西太平洋上柱状火山岛链,在地壳上留下一串不连续的柱状的火山岛。当然一些科学家同样认为全地幔对流造成了局部的浅地幔对流。</p><p>这是大规模的表面地形起伏的原因。而在高低不平的地表的形成山谷、丘陵、沙漠等等,这则要归功于地表的风化剥蚀作用和水流的侵蚀作用。这些作用的原因都是因为太阳能的作用。</p><p>而大多数盆地的形成原因,它的原因则要追朔到构造运动。因为很多盆地是克拉通,或者弧后盆地。</p><p>其二,至于密度变均匀?</p><p><strong>密度变均匀这是不可能的。根本原因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为地核和地幔的密度比外部圈层大很多,虽然体积是个三次方亮,在万有引力共识中R是二次方,根据万有引力越靠近地心,</strong><strong>在一定的范围内,</strong><strong>那么明显其受到的引力就越大,且由于地心内的受表层外部圈层的压力作用,所以在地球岩浆演化的过程中,靠近地心的物质的密度是越大而不是越小。</strong>整个圈层也的确在不断的分异,在地球大致形成之初,是没有陆壳的,全是一片汪洋的岩浆海,可以将之看成原始地幔。而大致约在25亿年的时候,开始分异出少量地壳,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的形成稳定的陆壳,这就是目前所谓的克拉通,即稳定地台。目前的地球壳幔分异的结果是最里面一层为地核,然后是地幔,软流圈,地壳这样,这是根据地球物理方法所证明的。根据横波,纵波在不同波阻抗界面上的变化,可以知道地壳的密度大概为2.6-2.9g/cm3,而地幔的密度随着深度的变化从上地幔的3.2迅速的达到了5.1g/cm3,而地核由于巨大压力的作用,密度达到了12g/cm3。太累了,我直接上图表。至于冷却后的圈层分异可以参考月球,火星等。</p><p></p><p> </p><p><strong>通过这张图表,你可以清楚的看出随着深度,地震波(P波和S波)速度变化,以及密度的变化。</strong> </p><p> </p><p>其三,造山运动和岩浆的喷发的确是造成高低不平山川的原因,但是地球表面的风化作用和水的侵蚀作用同师在让地球不断的倾向于变成一个表面平坦的球体。只不过目前的造山运动要比风化作用和水的作用力强太多,所以风化作用和水的侵蚀作用不可能让地球成为均匀的球体。</p><p>其四,即便地球的岩浆已经冷却,也不会出现均匀的球体这一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地球和月球,火星一样,同样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小球体,任何一个外来天体的善意的接触都会在他的身体上留下疤痕,就跟月球一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地球不是均匀的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