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1:27

地理知识107问(三)

<p>51.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的?</p><p>答:青藏高原上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是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立的风系。高原相对于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夏季为一热源,在高原近地面层形成一个热低压,低压中心厚度约2.5公里;冬季为冷源,形成一个冷高压,厚度约1.0公里。</p><p>52.什么是盐尘暴?</p><p>答:“盐尘暴”主要发生在盐渍化区域的干旱地带,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颜色较白的又称为“白风暴”,其盐尘的主要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p><p>53.8.0级的汶川大地震暴发出的能量比7.6级的唐山大地震多好多倍?</p><p>答:汶川大地震为8.0级,而唐山大地震为7.6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故为其0.4*30=12倍。</p><p>54.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对房屋的摇晃有何区别?</p><p>答:地震波的横波一般使得建筑物左右摇晃,纵波使得建筑物上下颠簸。由于纵波传播得较快对于震中附近的地区总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再感受到左右摇晃;由于纵波衰减得很快,所以在2023年5.12大地震的时候重庆云阳只感受到了左右摇晃,这也是判别地震发生地离我们远近的一种方式。</p><p>答:不对,大多数地下水是潜水,就算是承压水也可能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例如:《三国演义》中讲到诸葛亮南征云南时遇到了四眼毒泉,其中“哑泉“的成因是云南多铜矿,而毒潭之中的微生物能将铜单质氧化成溶于水的有毒铜离子,人饮之产生重金属中毒。而自来水经过多重净化处理,并除去了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离子,所以说自来水的水质比地下水的水质要好。不然领导人们安敢放心饮用?</p><p>56.烧荒主要是增加土壤矿物质还是有机质?</p><p>答:主要是增加其有机质。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落后,为了节约肥料钱,农村人将山林的草皮铲得光秃秃的,经焚烧成灰后撒到农田里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也能补充一些矿物质,如草木灰中的碳酸钾。</p><p>57.从空调房进入较热的房间为何感觉热浪袭来?是因为热力环流的原因吗?</p><p>答:当人从气温较低的空调房进入气温较高的房间,而气温较低的人体顿时被热空气所包围并发生了热传递,人感觉有一股热浪扑向自己,并不是因为热力环流。</p><p>58.“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农谚的意思是?</p><p>答:狭义: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左右。瓜类:如南瓜、黄瓜 豆类:如黄豆、绿豆。</p><p>广义:清明时节我国除东北和西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p><p>59.晒太阳(日光浴)有什么讲究?</p><p>答:太阳光包含了各种波长的光:红外线、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线等。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p><p>早晨6到至10到这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再有下午4点至5点也是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但夏季日照时间较长,下午4-5点又正是热浪滚滚的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可以稍稍推后一点。</p><p>60.紫外线有哪些危害?紫外线强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p><p>答:据研究,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①对皮肤的伤害,轻者会使皮肤灼伤,晒后皮肤显得干燥、粗糙、易生皱纹,显得衰老,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皮肤癌。</p><p>例:经常晒太阳会使得皮肤中的黑色素增多,皮肤变黑。如果皮肤较差的人,经几天太阳的暴晒后,可能出现脱皮,红肿等现象。</p><p>②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也很严重,特别是对老年人,会明显增加患白内障的机会。</p><p>这便是用电器是通过遥控器发射红外线来控制电器的工作而没有采用紫外线的原因。</p><p>紫外线的好处:消毒杀菌、帮助人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p><p>紫外线的强弱主要受太阳高度、海拔高度、天气因素的影响。</p><p>例如:例如:对于重庆来说,夏季7—8月紫外线最强,而一天之中尤以正午前后最为强烈。因为此时太阳高度较大,而且受副高控制经常出现干旱少雨天气。</p><p>61.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气候为何是温带大陆性气候?</p><p>答:首先温带气候的四季是最分明的,气温年较差是最大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比较起来,由于受海洋影响小,其气温年较差最大可达62.3℃。</p><p>62. 长江荆江段“九曲回肠 ”形成原因是什么?</p><p>答:首先长江进入中下游平原后流速陡然减缓,泥沙容易沉积。其次是河流两岸是沙质土壤易受流水侵蚀,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使得两岸受侵蚀不均。</p><p>63.美国的西部和东部分别用的是哪一个时区的区时?</p><p>答:西部时间为:西八区(洛杉矶时间) 东部时间为:西五区(纽约时间)</p><p>64. 为什么秘鲁寒流可以形成大的渔场,加尼福尼亚寒流却没有形成大的渔场?</p><p>答:中低纬五大寒流:</p><p>【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都符合形成渔场条件。但五大寒流中,仅秘鲁寒流最强大,形成渔场也最大。</p><p>65.什么是湿地?</p><p>答:湿地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湿地即湿润的土地(wetland)主要包含:江、河、湖、沼、滩(滩涂)。</p><p>※66.飞机跑道要沿着风向建设,以便飞机能够逆风起降,那为什么飞机要逆风起降呢?答:逆风环境中,空气流速加快,飞机翅膀产生的上升力大,能够在较短跑道下迅速起飞.降落可借助阻力来减小飞机的速度,缩短着陆时的滑跑距离。</p><p>67.西藏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为何是太阳能而不是水能、地热能、风能?</p><p>答:最具开发价值应理解为:开发的程度还比较少,开发后得到的效益比较高。相比之下西藏的太阳能丰富,而且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比较多,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充电等而且比较环保。建大型的水利工程来开发水能可能引起生态破坏。</p><p>68.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区别是?</p><p>答: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p><p>二次能源是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加工过程中往往要用到机械设备。</p><p>故:风能、地热、水能、太阳能属一次能源,风力、地热、水力、太阳能发电属于二次能源。</p><p>69.藏装为何要露半个膀子反映什么样的地理环境?</p><p>答:准确的说藏装的右袖是可灵活穿戴的,白天气温高,露出膀子,以调节体温,夜晚气温低,穿上袖子,因此藏民的服装反映了当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特点。“一天四季到全年备寒装”,这句谚语也反映出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p><p>70.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p><p>答:安第斯山脉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形成,而北美的落基山脉则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参照板块构造图】</p><p>71.岛屿按成因可以分成哪几种?</p><p>答:岛屿分类:</p><p>①大陆岛(构造岛和冲蚀岛)、</p><p>世界上多数岛屿为大陆岛,例如:不列颠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格陵兰岛、纽芬兰岛、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岛、海南岛、库页岛、新西兰的南北二岛都属于构造岛。</p><p>②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如:夏威夷群岛(火山岛)、冰岛(火山岛)、大堡礁(珊瑚岛)③冲积岛如:崇明岛、黑瞎子岛④人工岛</p><p>72.土耳其海峡的密度流流向是怎么样的?</p><p>答:首先黑海地区的降水量多于地中海地区而且黑海汇入了包含多瑙河在内的一些大河。再则黑海纬度相对偏高蒸发量偏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表层海水经海峡由黑海流向地中海,底层洋流流向相反,但因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p><p>73.季节性融雪补给和永久性冰川补给的区别?</p><p>答:永久性冰川补给是全年存在的只是冬季融化很少或不化,气温越高融化量越大,所以夏季融化最多,所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在盛夏进入汛期。</p><p>季节性融雪补给是季节性存在的在中温带地区冬季降雪不能融化,春季转暖以后积雪融化,补给河流,这种积雪春季便完全融化了,所以夏季没没有这种水的补给。</p><p>74.为什么潜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承压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p><p>答:承压水的补给来自补给区的潜水且没有隔水层的地方,所以承压水的补给区小于分布区。潜水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水源就是地表下渗的水的,所以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p><p>75. 把一杯刚煮沸的水和一杯冰水放在一起,热水上的雾为何向冰水处漂去?</p><p>答:通过热力环流来分析,冰水上空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热水上空的空气沿水平方向去补充,于是形成了热力环流。</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理知识107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