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第二章:非洲、埃及
<p><strong>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3):非洲、埃及</strong></p><p><strong>一、读图、填图题</strong></p><p>1.读图一,完成下列要求。</p><p></p><p></p><p>(1)、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p><p>A 海峡;B 海 C 半岛;D 岛</p><p>E 湾; F 海 G 盆地;H 高原</p><p>I 河; J 河 K 河; L 河</p><p>(2)用文字在图中填写出各气候带的名称,并说明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p><p>(3)I河从源地至入海口,依次流经的气候带有::</p><p>J河从源地至入海口,依次流经的气候带有:</p><p>两河在流量和流量季节变化上的主要差别是:</p><p>其主要影响因素是:</p><p>2.读图二,完成下列要求。</p><p></p><p></p><p>(l)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A ;水利工程B</p><p>运河C ;海域D 和E</p><p>(2)运河C在国际航运中的作用主要是:</p><p>(3)国家F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表现在:</p><p>①</p><p>②</p><p>③</p><p>(4)国家F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石油主要分布在</p><p>3.读图三 ,完成下列要求。</p><p></p><p></p><p>(1)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非洲地理之最”的名称填写在空白处:</p><p>A最高峰 B最大湖泊 C最深湖泊 D最长河流</p><p>E最大岛屿 F最大半岛 G最大海湾 H最大国家</p><p>I最大城市</p><p><strong>二、单项选择题</strong>(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p><p>图4是“沿20°E经线所作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一3小题.</p><p></p><p></p><p>1、图中④所代表的地形区为:( )</p><p>A.四川盆地 B.中央大平原 C.刚果盆地 D.亚马孙平原</p><p>2、图中⑤地的气候类型是:( )</p><p>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p><p>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图中所示大陆降水量从北向南递减B. 图中①地所在沿海石油资源丰富</p><p>C. ③地与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 D. 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干冬雨</p><p>读图5,回答4一6题。</p><p></p><p></p><p>4、图示地区主要属于()</p><p>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p><p>5、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p><p>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p><p>6、图示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层比珠穆朗玛峰还多的主要原因是()</p><p>A.海拔高 B.海拔低 C.纬度高 D.纬度低</p><p>埃塞俄比亚为咖啡原产地,18世纪20年代由荷兰人传到了拉美地区。如今,咖啡已在拉美种植广泛,其中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此并结合图6完成7一9题。</p><p></p><p></p><p>7、图中阿瓦萨的自然环境特点是:</p><p>A.谷地湿热 B.高原温和 C.盆地干热 D.高山寒冷</p><p>8、咖啡生产和咖啡文化传入拉美属于:</p><p>A. 等级扩散 B. 传染扩散 C. 刺橄扩散 D. 迁移扩散</p><p>9、巴西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p><p>A. 城郊农业 B. 种植园农业 C. 粗放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p><p>读图7,完成10--12题。</p><p></p><p></p><p>10、E港口外运货物主要为:()</p><p>A.铜矿石及产品 B.石油及制品 C.木材及制品 D.粮食加工品</p><p>11、EF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困难有()</p><p>A.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 全年干燥,沙尘飞扬</p><p>C. 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D. 地势低洼,沼泽众多</p><p>12、L河口及附近海域的表层海水盐度()</p><p>A. 7月高于1月 B. 各月均较高 C. 2月高于8月 D. 各月均较低</p><p>读图8.回答13 ~15题。</p><p></p><p></p><p>13、图示地区大部分属于()</p><p>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草原气候</p><p>14、图示地区在世界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是()</p><p>A.咖啡 B.茶叶 C.黄麻 D.棉花</p><p>15、图中四城市中,为本洲第一大城的是( )</p><p>A.甲 B.乙 C.丙 D、丁</p><p><strong>三、综合题</strong></p><p>1、图9是“非洲南部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p><p></p><p>(1)图中回归线附近地区年降水的分布有什么规律?简要说明原因。</p><p>(2) 图中2 5℃等温线的分布,在大陆沿海和内陆有什么不同?简要说明原因。</p><p>(3) 图中25℃等温线,在东西两岸的分布,有什么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p><p>(4)目前,非洲的农业若按投入状况划分,大部分属于哪种地域类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p><p>2.图10是“某国家示意图”, 以及“甲乙两城市的气候直方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p><p></p><p></p><p>(1)试在图中用“一一”画出东西两岸河流的主要分水岭,并简要说明图示国家的地形特征。</p><p>(2)简述图示国家河流的水文特征。</p><p>(3)简要分析乙城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p><p>(4)简要说明甲、乙两城市在降水上的差异,以及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p><p>(5)图示国家稻麦区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并简要说明其自然区位优势。</p><p>3. 图11是“沿赤道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和“相关地区气候直方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p><p></p><p>(1)根据图中气候直方图,分析A、 B两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p><p>(2)目前,A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如何防治?</p><p>(3) B地区地形有何特征?怎样形成的?</p><p>(4)简述流经A地区著名河流的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p><p>4. 2023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根据图12、图13和材料回答问题。</p><p></p><p></p><p>(1)访问首日,八国首都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p><p>,甲、乙两湖为世界著名深水湖,其形成原因是</p><p>(2)分析图13中A、 B区域年降水星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p><p>(3)图中0°经线穿越的大陆部分,降水量分布有何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A?</p><p>(4)说出北非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并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p><p><strong>参考答案: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非洲、埃及)</strong></p><p>一、读图、填图题</p><p>1. (1)直布罗陀 红 索马里 马达加斯加几内亚地中刚果东非尼罗刚果赞比西 尼日尔</p><p>(2)填图略,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p><p>(3)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p><p>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I河的流量比J河小;I河在每年的6月到10月形成明显汛期,J河的汛期不明显 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p><p>2. (1)尼罗河阿斯旺水利枢纽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p><p>(2)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p><p>(3)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地跨亚、非两大洲濒临地中海(大西洋)和红海(印度洋)</p><p>(4)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 埃及东北部</p><p>3.(1)乞力马扎罗山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尼罗河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苏丹 开罗</p><p>(2)略</p><p>二、单项选择题</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5答案CBCBCDADBACACDB</p><p>三、综合题</p><p>1.(1)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东岸地区因受来自海洋东南信风(含水汽量多)以及流经沿岸海域暖流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向西湿润东南信风的影响逐渐减弱,至大陆西岸地区东南信风来自大陆(含水汽量少)以及流经沿岸海域寒流的影响,降水比较少</p><p>(2) 25℃等温线在东、西沿海地区向低纬方向弯曲,内陆地区向高纬方向弯曲;说明内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沿海地区的气温高;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p><p>(3) 25℃等温线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向低纬方向弯曲的程度小;说明东岸的气温比同纬度西岸的气温高;这是因为东岸海域有暖流流经、有增温作用;西岸海域有寒流流经、有降温作用</p><p>(4)属粗放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p><p>2.(1)画图略(大致画在东西岸河流源头之间)。东部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分布着山地;山地东侧地势较陡,西侧地势较缓;沿海分布着狭窄平原</p><p>( 2)河流多发源于东部山地,分别向东西两侧入海;流程短、水流较急、富水力资源;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p><p>(3)地处低纬,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东南信风从海上(印度洋上)带来丰富水汽,又处在东部山地的迎风坡,东部沿海暖流的加湿作用,降水丰富</p><p>(4)甲城年降水量比乙城少,且季节变化也大;主要受东部山地地形的影响</p><p>(5)大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及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且雨热同季;可引河水灌溉</p><p>3.(1) A地区各月均温都在20℃以上,每个月的降水都在1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差异不大,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地区各月均温在15℃~20℃之间,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属于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属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A地区地处赤道,地势低,全年高温,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上升气流为主,全年多雨;B地区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因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偏低,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p><p>(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猎,导致该地区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大量珍稀物种濒临灭绝</p><p>防治措施: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制止过度砍伐和乱捕滥猎;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p><p>(3) B地区属于地势较高的东非高原,中部纵贯着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所以地表多火山和构造湖泊</p><p>(4)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不明显(流量较稳定),含沙量少,无结冰期。</p><p>形成原因:地处赤道地区,属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覆盖率高。</p><p>4 . (1)卢萨卡 地壳断裂下陷</p><p>(2)地处赤道低压带,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沿岸(几内亚)暖流经过;高原山地抬升</p><p>(3)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主要原因是距海越来越远,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逐渐减弱</p><p>(4)石油和磷矿。</p><p>有利因素:石油和磷矿资源丰富;靠近世界重要航线,与世界主要市场联系方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p><p>不利因素: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气候干旱。</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