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点专练-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
<p>必考点专练 - 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p><p>(建议用时:45分钟)</p><p><strong>一、选择题</strong></p><p>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1~2题。</p><p></p><p></p><p>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p><p>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p><p>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p><p>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span> ()。</span></p><p>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p><p>A.①②④ B.①③④</p><p>C.①②③ D.②③④</p><p>解析 第1题,据图判断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由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故甲、乙两地夏季风速小,只能选择①②,又因甲受地形影响,背风坡风力小,故选D。第2题,A造成两地风力差别的原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故选A。</p><p>答案 1.D 2.A</p><p>3.(2023·山东基本能力,58)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下图为某城市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span> ()。</span></p><p></p><p></p><p>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关知识。图中南北、东西虚线有相交点,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交叉点,故排除C、D两选项;城市轮廓南北短东西长,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长短之分,水平距离较短的应为南北气温曲线,故选A。</p><p>答案 A</p><p>(2023·安徽文综,28~29)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4~5题。</p><p></p><p></p><p>4.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span> ()。</span></p><p>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晴朗</p><p>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p><p>5.该地可能位于 <span> ()。</span></p><p>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p><p>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p><p>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地面从北京时间6时左右开始接受太阳辐射,即6时左右日出,大约21时左右地面得不到太阳辐射,即大约21时日落,因此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因此该日日期应为6月5日或6月20日;该地若为晴朗的天气,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当地正午时最多,但图中显示在北京时间13时左右出现下降,应是受多云天气的影响。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该日正午北京时间约为13时30分,因此该地应大致位于97.5°E,可能位于祁连山地。</p><p>答案 4.D 5.A</p><p>(2023·全国文综Ⅰ,7~8)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p><p></p><p></p><p>6.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span> ()。</span></p><p>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p><p>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p><p>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p><p>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p><p>7.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span> ()。</span></p><p>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p><p>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p><p>解析 第6题,读图知,9日气温最高值达21 ℃以上,高于8日气温最高值,A项错;9日9时到18时比8日同时段等温线更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选B项;一天中,14时前后温度达到最高,故从正午(12时)到午夜(0时)温度不是逐渐降低的,C项错;白天等温线比夜晚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更快,D项错。第7题,首先明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废热排放,使城区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所以热岛效应最强时段应是城郊温差最大时段,8日22时左右符合要求。</p><p>答案 6.B 7.B</p><p>(2023·福建文综,10~12)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8~9题。</p><p></p><p></p><p>8.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span> ()。</span></p><p>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p><p>9.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span> ()。</span></p><p>A.1月 B.2月 C.7月 D.8月</p><p>解析 第8题,依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定该区域为北极地区,依此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看出①附近有一高压脊,且其东侧气压低,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向东,北半球右偏,则①处的风向为西北风。第9题,依6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可知,此时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可判断此时为冬季。图中显示晨昏线与70°N相切,说明太阳直射20°S;而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太阳直射点1个月移动范围大致为8°,则此时为12月或1月,故A项可能成立。</p><p>答案 8.C 9.A</p><p>(2023·北京文综,6~7)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p><p></p><p></p><p>10.该游牧活动 <span> ()。</span></p><p>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p><p>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p><p>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p><p>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p><p>11.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span> ()。</span></p><p>A.1月</p><p>B.4月</p><p>C.7月 </p><p>D.10月</p><p>解析 第10题,图中游牧路线主要位于维多利亚湖以东的东非高原,尽管路线穿越赤道,但受东非高原地势的影响,赤道附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依据比例尺可计算出多多马距赤道约600千米,位于6°S附近,离南回归线较远;东非高原地势高,不会受到飓风的侵扰。游牧活动是随着雨季而移动,且图中基塔莱与多多马的雨季刚好相反。第11题,图中基塔莱的雨季为4~9月,故在雨季将要结束之前,牧民即开始迁徙,到达甲地大约为10月份。</p><p>答案 10.B 11.D</p><p>(2023·四川文综,8~9)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13题。</p><p></p><p></p><p>12.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span> ()。</span></p><p>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p><p>13.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span> ()。</span></p><p>A.纬度低,蒸发旺盛</p><p>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p><p>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p><p>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p><p>解析 第12题,根据图示的纬度和年降水量分布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判断①②③④曲线应依次表示南美、非洲、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第13题,南美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附近,主要是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p><p>答案 12.C 13.D</p><p>(2023·四川文综,7~9)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完成14~16题。</p><p>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1月7月1月7月全年①23°08′13.328.440.2023.01 614.1②39°48′-4.726.02.2023.2023.9③48°58′3.518.454.353.2023.4④54°17′1.813.2023.2023.02 399.0</p><p>14.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span> ()。</span></p><p>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p><p>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p><p>C.③——大兴安岭西侧</p><p>D.④——西经130度附近</p><p>1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span> ()。</span></p><p>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p><p>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p><p>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p><p>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p><p>1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span> ()。</span></p><p>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p><p>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p><p>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p><p>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p><p>解析 根据气温判断四地均位于北半球,结合降水量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可以判断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为温带季风气候,③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14题,(130°W,54°17′N)附近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15题,④地地处北美西海岸附近,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暖湿的西风受山地阻挡,地形雨丰富。第16题,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易发旱灾;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p><p>答案 14.D 15.A 16.B</p><p><strong>二、综合题</strong></p><p>17.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p><p>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p><p></p><p></p><p>(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p><p>(2)2023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p><p>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A地气温与降水的特点是冬季月均温高于0 ℃,夏季月均温低于20 ℃,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小,分配较均匀,故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气候条件不利于谷物生产的原因是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第(2)题,绘制冷锋剖面示意图应注意:①锋面倾向冷气团一侧,冷气团位于锋面下方;暖气团位于锋面上方;②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运动(箭头直指暖气团方向),暖气团被迫抬升(箭头斜向上)。</p><p>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p><p>(2)</p><p></p><p></p><p>18.(2023·上海地理,41)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p><p>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p><p></p><p></p><p>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10分)</p><p>A地B地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p><p>解析 由图示海陆分布、纬度位置可判断,大陆西岸40°N以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30°N~40°N之间为地中海气候,则A、B两地气候类型可知,回忆课本知识比较其气候特征及成因。</p><p>答案</p><p>A地B地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地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p><p>19.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0分)</p><p>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23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23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p><p></p><p></p><p>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p><p>解析 根据影响气温的因素即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及其相互关系,结合银川与成都进行区域性比较即可。</p><p>答案 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