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汇总鲁教版
<p>一、知识结构</p><p>(一)自然环境</p><p>1、地形</p><p>长江流域地貌千姿百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均有分布。</p><p>2、气候</p><p>长江流域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p><p>3、水量</p><p>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纵多。</p><p>4、流域</p><p>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p><p>(二)自然资源</p><p>1、水资源丰富:</p><p>长江径流量全国最大,是南水北调的物质基础。</p><p>2、矿产资源丰富:</p><p>矿种丰富,矿产储量大</p><p>3、水能资源丰富:</p><p>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①流经我国地市的三大阶梯,落差大。②水量丰富,为全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p><p>4、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p><p>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其中西南和东南两大林区有很大面积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p><p>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p><p>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喜马拉雅山南坡</p><p>东南林区——江西、福建、台湾</p><p>长江流域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西部有冰川、雪峰,沿河而下有峡谷、急流、险滩,以及众多文人墨客向往的香溪、兵书宝剑峡、巫山神女峰,中下游的湖泊及众多的阁楼,历史古都等自然人文景观,也是游人向往的天堂。</p><p>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p><p>1、社会经济特征</p><p>(1)经济发达</p><p>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p><p>(2)经济发展不平衡</p><p>特别是 中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p><p>(3)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p><p>①优越的地理位置,沿长江分布。</p><p>②场将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和充足的水源。</p><p>③长江流域资源丰富。</p><p>④以沪宁杭工业基地为依托。</p><p>⑤人口密集,市场广阔。</p><p>2、主要工业基地</p><p>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p><p>成渝工业基地(成都、重庆)</p><p>贵阳有色冶金工业基地(贵阳)</p><p>鄂西工业基地(襄樊)湘中工业基地(长沙)</p><p>武汉工业基地(武汉)</p><p>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p><p>3、主要农业基地</p><p>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p><p>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p><p>4、主要城市</p><p>攀枝花 宜宾 重庆 宜昌 武汉 九江 湖口 南京 上海</p><p>昆明 成都 贵阳 襄樊 长沙 南昌 合肥 苏锡常宁等</p><p>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p><p>(一) 上游地区</p><p>1、优势:丰富的水源</p><p>首要任务: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旅游。</p><p>遇到的问题: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p><p>措施:1)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2)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p><p>2、长江三峡</p><p>指长江干流自重庆至湖北宜昌南津关间192千米的河段。</p><p>1)三峡的交通位置:扼守长江上游河道,是西南地区联系华中和华东的重要通道。</p><p>2)长江三峡的成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p><p>三峡工程建设的效应和效益</p><p>(二)中游地区</p><p>1、资源优势</p><p>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商品农业基地(商品粮、棉、油、肉类、水产品)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 矿产资源)——制造业基地</p><p>2、中游地区的洪水及整治</p><p>威胁:洪水灾害</p><p>(1)造成洪灾的原因</p><p>①自然原因</p><p>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p><p>b.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p><p>②人为原因</p><p>a.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流域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泥沙淤积河床</p><p>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削弱。</p><p>(2)治理措施</p><p>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p><p>b.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p><p>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p><p>d.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p><p>(裁弯取直,修建水利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湖,疏浚河道)</p><p>(二) 下游地区</p><p>优势:有利于农业的发展</p><p>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与国内外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p><p>1、工农业发展的条件</p><p>(1)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p><p>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p><p>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p><p>(2)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p><p>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p><p>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p><p>2、环境问题、原因及措施</p><p>1)问题与原因</p><p>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p><p>2)措施</p><p>1)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3)加强环</p><p>境保护,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