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58

北京语言大学附属大连高中高一地理月考试卷

<p>(注:共100分60分钟)</p><p>一、单项选择题(第1~34题,每小题2分,共68分)</p><p>读人口增长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1~4题。</p><p></p><p></p><p>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p><p>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p><p>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p><p>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p><p>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p><p>2.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p><p>A.(1)阶段B.(2)阶段</p><p>C.(3)阶段D.(4)阶段</p><p>3.第(4)种人口增长模式,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p><p>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B.人口的老龄化</p><p>C.出生率的下降D.生活质量的下降</p><p>4.有关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正确说法是()</p><p>A.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第(1)、(2)阶段</p><p>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第(2)、(3)阶段</p><p>C.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p><p>D.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步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p><p>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5~9题。</p><p>5.下列各大洲中,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是()</p><p>A.亚洲B.北美洲C.欧洲D.大洋洲</p><p>6.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自然环境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p><p>B.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主要原因</p><p>C.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p><p>D.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的结果</p><p>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p><p>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D.人口政策</p><p>8.有关人口素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人的身体素质好坏仅取决于遗传因素</p><p>B.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因素两个方面</p><p>C.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p><p>D.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起着最主要作用</p><p>9.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其主要原因是()</p><p>A.气候因素B.家庭和婚姻因素</p><p>C.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D.国家的政策</p><p>10.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p><p>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p><p>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p><p>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p><p>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p><p>1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p><p>A.资源B.科技水平</p><p>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p><p>12.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p><p>A.由农村到城市B.由城市到农村</p><p>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p><p>1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p><p>A.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经济因素</p><p>C.政治因素D.灾害因素</p><p>14.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原因是()</p><p>A.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B.政府采用措施强制移民</p><p>C.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D.海外的就业条件好</p><p>15.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p><p>A.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p><p>B.地球上还有许多未开发的资源及未探知的领域,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p><p>C.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全球环境人口的容量还是有限的</p><p>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科技发展</p><p>16.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大体相当的是()</p><p>A.印度、墨西哥、中国 B.美国、澳大利亚、巴西</p><p>C.挪威、芬兰、新西兰 D.埃及、意大利、土耳其</p><p>17.解决印度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p><p>A.向喜马拉雅山区等地移民 B.大力发展生产,安排剩余劳动力</p><p>C.向邻国进行劳务输出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p><p>18.我国人口的现状是( )</p><p>A.与欧洲人口总数相等 B.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p><p>C.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D.南部人口密度大于西北部</p><p>19.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和地区是()</p><p>A.西欧和中欧各国 B.发展中国家</p><p>C.北美和大洋州各国 D.发达国家</p><p>20.关于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的正确叙述是( )</p><p>A.目前欧洲人口的增长速度比亚洲快</p><p>B.近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p><p>C.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发达国家快</p><p>D.目前世界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中;发达国家占大部分</p><p>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工流动的流向是( )</p><p>①由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少地区;</p><p>②山区→平原、农村→城市、贫困区→发达区;</p><p>③民工的基本流向是从黄河以北流向长江以南;</p><p>④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是民工主要输入地</p><p>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p><p>22.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p><p>A.政府的政策强制移民 B.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p><p>C.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D.海外的就业条件好</p><p>23.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量较少的原因是( )</p><p>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②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p><p>③国家政策不允许农民迁入城市④经济发展速度慢,各地区生活水平相差不大</p><p>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p><p>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造成国际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p><p>A.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B.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p><p>C.躲避自然灾害和战争 D.城市化和开发国土</p><p>25.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现在仍是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是()</p><p>A.社会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交通和通信D.婚姻家庭</p><p>26.下列现象可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是( )</p><p>① 国防兵力不足②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多</p><p>③养老费用增多④经济发展加快</p><p>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p><p>2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p><p>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C.住宅区用地D.文教区用地</p><p>28.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60%以上</p><p>B.住宅区在城市形成之初已见雏形</p><p>C.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p><p>D.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向同一侧发展的状况</p><p>29.关于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的是()</p><p>A.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专门从事商品交流的地方</p><p>B.中心商务区购物和办事的人很多,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p><p>C.中心商务区常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其建筑物在市区内往往是最高的</p><p>D.中心商务区的零售活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最中心,垂直方向上多在较高层</p><p>30.影响住宅区分化,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常见原因是()</p><p>A.地形因素B.收入高低C.通达度D.距市中心的远近</p><p>31.关于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p><p>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p><p>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p><p>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p><p>32.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p><p>A.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p><p>B.北京-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北京、广州各住一天</p><p>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广州中山大学,每周返回深圳看望父母</p><p>D.某大学毕业生到国外留学三年后,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p><p>33.工业区被迫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下列理由合理的是()</p><p>①城市地价上涨②工业对市区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p><p>③城市功能分区的需要 ④各种经济活动竞争的结果</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p><p>34.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p><p>①城市本身②城市附近的小城镇</p><p>③城市附近的广大农村④邻近的大城市</p><p>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p><p>二、非选择题(2大题,每空2分,共32分)</p><p>31.读“2023年到2023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下左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p><p>(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的趋势。</p><p>(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p><p>①②。</p><p>(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和经商。</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width="14" height="0"> </td></tr> <tr> <td> </td> <td></p><p></p><p></td></tr></tbody></table></p><p>(4)这一时期某些原为人口净迁出的省(市),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p><p>32.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上右图),分析回答:(12分)</p><p>(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p><p>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p><p>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p><p>(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p><p>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p><p>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p><p>(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__,故租金最。</p><p>(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区,因这里靠近,既有利于,又方便________。</p><p>答题卡</p><p>一、单项选择题(第1—34题,每小题2分,,共68分)</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1"> <tbody>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题号</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3</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4</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5</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6</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7</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8</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9</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0</p></td></tr>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答案</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tr>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题序</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1</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2</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3</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4</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5</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6</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7</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8</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19</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0</p></td></tr>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答案</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tr>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题序</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1</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2</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3</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4</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5</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6</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7</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8</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29</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30</p></td></tr>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答案</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tr>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题序</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31</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32</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33</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34</p></td> <td width="216" colspan="6"><p> </p></td></tr> <tr> <td width="60"><p align="center">答案</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36"><p align="center"> </p></td> <td width="216" colspan="6"><p> </p></td></tr></tbody></table></p><p>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2分)</p><p>41.(每空格2分,共12分)</p><p>(1)。</p><p>(2)①②。</p><p>(3),。</p><p>(4)。</p><p>42.(每空2分共10分)</p><p>(1)(2)</p><p>(3);,,。</p><p>(4),,,。</p><p>(北京语言大学附属大连高中)</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语言大学附属大连高中高一地理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