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重难点分析
<p>一、经纬网定位</p><p>(一)判断口决:一般情况横为“纬”、竖为“经”;东、西经(E、W)的判断:右大为“E”、左大为“W”;南、北纬(S、N)的判断:上大为“N”,下大为“S”)</p><p></p><p></p><p>(二)例题: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p><p>1.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p><p>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p><p>C.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p><p>D.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p><p>2. 对下面两图中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p><p></p><p></p><p>A. A点位于西半球的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的南半球</p><p>B. 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p><p>C. A、B两点一年中各受到一次太阳直射</p><p>D. C、D两点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p><p>答案及分析:1.C</p><p>2.B.解题步骤:(1)根据经纬线变化规律,在图中标注东西经、南北纬的代号,如右图</p><p>(2)判断A在东、北半球,B在东、南半球(因为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所以纬线为“N”则在北半球,“S”则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则0°到20°的经线无论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160°到180°的经线都在西半球,其它经线“E”在东半球,“W”在西半球)</p><p></p><p></p><p>(3)判断B与C的方向,应把两图合在一图上(如图),则B在C的东北方向</p><p>(4)因A、B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p><p>(5)因C不在南极圈内,故无极昼、极夜现象发生</p><p>二、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p><p>(一)判断要点:抓住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周期为一年,则一天中的变化是由自转引起的,一年内的变化是由公转产生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公转产生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一年中每天正午时人的影子有长短变化。</p><p>(二)例题:</p><p>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p><p>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p><p>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p><p>C.南京球迷2:00观看南非当地时间18:00的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p><p>D.我们南京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p><p>答案及分析:C。因为A、B、D都提到了季节,时间周期是一年内的变化,是由公转运动产生的;只有C是一天中的时差问题。</p><p>三、等值线图</p><p>等值线特点:同线等高;相邻两条等值线间数值差一致。等值线图是初中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p><p>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山地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特点</p><p><table bordercolor="#2023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border="1"> <tbody> <tr> <td> 山顶</td> <td>山脊 </td> <td>山谷 </td> <td>鞍部 </td> <td>陡崖 </td></tr> <tr> <td> </p><p></td> <td></p><p> </td> <td></p><p> </td> <td></p><p> </td> <td></p><p> </td></tr></tbody></table></p><p>坡缓处等高线稀疏,登山省力、远;坡陡处等高线密集,登山费力、近;陡崖等高线密集成一条线。</p><p>例题:</p><p>1. 写出各字母代号所在的山地部位</p><p></p><p></p><p>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按要求完成2~3题。</p><p></p><p></p><p>2. 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p><p>A.甲B.乙C.丙D.丁</p><p>3. 四小组在攀登活动中,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p><p></p><p></p><p>A.甲B.乙C.丙D.丁</p><p>4.读图中的数值,如果表示气温,则A处是()</p><p>A.低温中心B.高温中心</p><p>5.读“台湾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回答问题。(8分)</p><p>(1)由图可知台湾的等温线没有沿纬线分布,而是呈封闭的曲线,地区气温较低。</p><p></p><p></p><p>(2)台湾降水的分布特点是:。其中,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p><p>(3)影响台湾气温和降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p><p>答案:1.A盆地;B山顶 ;C山谷 ;D山脊; E陡崖2、D</p><p>3.C(因为C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山谷会有小河发育)</p><p>4.A 5(1)中部(2)东部多于西部、火烧寮 (3)地形因素(因为台湾东中部为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所以气温呈封闭曲线,中部较低;山地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