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52

八年级地理 《中国自然资源》测试题

<p>一、中国自然资源总量</p><p>1.连线题:将下列资源与其所属类别用直线连接起来。</p><p>A.水资源</p><p>B.矿产资源</p><p>C.太阳能①可再生资源</p><p>D.森林资源</p><p>E.土地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p><p>F.水能资源</p><p>2.我国陆地面积、耕地面积分别居世界()</p><p>A.第三位、第四位B.第二位、第三位C.第四位、第三位 D.第三位、第二位</p><p>3.下列现象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p><p>A.节约用电,人走灯灭B.上菜市场、超市用塑料袋盛东西</p><p>C.节日庆典,应大量燃放鞭炮D.到学校餐厅领用一次性饭盒</p><p>4.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有()</p><p>①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②人均占有量很少,且人口仍在增长</p><p>③许多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④人均占有量多,但破坏、浪费严重</p><p>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p><p>5.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B.人均资源量多C.人均资源量不足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p><p>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十三亿,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十三亿,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p><p>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p><p>B.从资源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p><p>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p><p>D. 中国人多,人多好办事</p><p>7.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自然环境单一,资源丰富B.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地区差异显著</p><p>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D.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p><p>读漫画,回答8、9题。</p><p></p><p>8.该图揭示的问题是()</p><p>A.乱砍乱伐B.草场超载C.草场污染D.浪费资源</p><p>9.在我国,该漫画所揭示的问题表现比较严重的是()</p><p>A.华北平原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p><p>10.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对话,其中错误的是()</p><p>A.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森林木材</p><p>B.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p><p>C.我们家冰箱、电视等用的电是利用水资源发电</p><p>D.我们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p><p>11.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p><p>A.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B.寻找新的替代品C.极大限度的加以利用D.十分珍惜和节约利用</p><p>12.下列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水、水电都属于可再生资源</p><p>C.在合理利用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资源替代品D.只要节约使用,综合利用,无须保护</p><p>13.2023年1月1日,北京市启动了20个泊车熄火停车场,这一做法的最大好处是()</p><p>A.把交通安全放在第一位B.节约能源C.保护首都北京的环境D.提高机动车使用寿命</p><p>14.材料一 风能发电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p><p>风能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最有效的一项能源技术,它既能化解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危机,也可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p><p>材料二我国冬、夏季风图</p><p></p><p></p><p>(1)风能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p><p>(2)下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是()</p><p>①西北地区 ②云贵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东南沿海地区</p><p>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p><p>(3)为什么说风能发电能化解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危机?。</p><p>(4)目前中国发电能源中,除风能外,还有哪些?(至少两种)。</p><p></p><p></p><p>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p><p>(1)炭火烧烤对环境资源的不良影响有哪些?有、等。</p><p>(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保留烧烤这种被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同时又减轻对环境的污染?。</p><p>(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p><p>参考答案:1.①—A C D E F②—B2.A3.A4.B5.D6.A7.B8.B9.C10.C11.A12.C13.C14.(1)可再生 (2)D(3)①“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所产生的一种现象;②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风能发电可以减少煤炭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危机。(4)煤炭、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任意说出两种即可)15.(1)污染空气 破坏林木(2)电烤(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3)吃野生动物,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其他答案合理即可)</p><p>拓展提高,链接中考</p><p>1.(2023 福州中考)下列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p><p>A.太阳能B.水能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p><p>2. (2023 福州中考)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p><p>A.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p><p>3.(2023 宜昌中考)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p><p>A.太阳能资源B.石油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p><p>4.(2023 长沙中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玲的做法,正确的是()</p><p>A.洗碗时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B.过节日时,给朋友写了好多张纸质贺卡</p><p>C.将垃圾直接倒入江河D.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p><p>5.(2023 东莞中考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p><p>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p><p>C.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p><p>6.(2023湘西中考)倡导“拒绝使用贺卡”“,是对下列哪种自然资源的保护?()</p><p>A.土地资源B.森林资源C.矿产资源D.水资源</p><p>7.(2023 永州中考)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大家围绕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展开讨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我们吃的米饭、馒头,是人类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加工而成的</p><p>B.我们穿的棉料衣裤,是人类利用石油等化工原料加工而成的</p><p>C.我们学习用的书本、纸张原料来自森林资源</p><p>D.我们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河流水、地下水等</p><p>答案:1.C2.B3.B4.D5.C 6.B7.B</p><p>二、水资源</p><p>1.2023年3月22日~28日是我国第22届“中国水周”,其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不属于家庭节约用水的是()</p><p>A.推广节水器具B.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C.污水处理,达标排放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p><p>2.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其人为原因是()</p><p>A.用水量增加,污染严重B.全球降水不断减少C.全球降水分布不平衡 D.全球各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p><p>3.目前人类利用的大量淡水资源是 ()</p><p>A.海洋水B.冰川水C.河流水、地下水D.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p><p>4.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问题,其原因中错误的()</p><p>A.人口增长 B.全球气温变暖 C.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 D.社会经济发展</p><p>5.下图能够反映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是()</p><p></p><p></p><p>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p><p>6.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为严重的是 ()</p><p>A.西北和东北B.西北和华北C.东北和华北D.西南和西北</p><p>7.将长江水调往华北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p><p>A.南水北调工程B.引滦入津工程 C.引黄济青工程 D.引黄入晋工程</p><p>8.某地设计公路路面有以下三种方案,其中最不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p><p></p><p></p><p>9.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同学们能经常且普遍参与的是()</p><p>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C.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D.海水淡化</p><p>10.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p><p>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p><p>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p><p></p><p></p><p>(1)图中反映的是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图的问题为,B图的问题为;</p><p>(2)如何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①;②。</p><p>(3)有的人在家里用水时,把水龙头置于滴水状态下,水表不会走动。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对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p><p>参考答案:1.C 2.A 3.D 4.B 5.A 6.B 7.A 8.A 9.C 10.A 11.(1)水浪费 水污染 (2)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3)这种做法不对。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如用喷头淋浴洗澡;少用洗衣机洗衣服;不玩耗费水的游戏(如喷水枪、打水仗);防止水管冻裂;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等一水多用。</p><p>拓展提高,链接中考</p><p></p><p></p><p>(2023 泰安中考)读漫画,回答1、2题。</p><p>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p><p>A.土地资源紧张B.生物种类减少C.水资源短缺D.矿产资源枯竭</p><p>2.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p><p>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跨流域调水</p><p>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p><p>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p><p>3.(2023 福州中考)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 “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p><p>A.防治水污染B.人工降雨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p><p>4.(2023 淄博中考)据新华社2023年1月26日报道:2023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p><p></p><p></p><p>(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从空间分布看:。</p><p>(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地区。</p><p>(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p><p>(4)淄博市近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至少两条)</p><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valign="top" width="85"><p>占全国的百分比</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南方地区</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北方地区</p></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85"><p>水资源</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80%</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14.7%</p></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85"><p>人口</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53.5%</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44.4%</p></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85"><p>耕地</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35.2%</p></td> <td valign="top" width="76"><p>59.2%</p></td></tr></tbody></table></p><p>(2023 菏泽中考)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5、6题。</p><p>5.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p><p>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p><p>6.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p><p>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p><p>7.(2023泰安中考)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禁止沿海地区海盐生产B.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p><p>C.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D.禁止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p><p>8.(2023潍坊中考)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回答。</p><p></p><p></p><p>(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以通过措施解决。</p><p>(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的特点,产生原因是。为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来解决。</p><p>(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业。</p><p>(4)读图看出,潍坊市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为缓解潍坊市的缺水问题,有效的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两条)①;②。</p><p>答案:1.C 2.B 3.D 4.(1)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空间 长江华北、西北 (3)多 少 不合理(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 5.B 6.C 7.B 8.(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修建水库(3)畜牧 (4)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答对其中两条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p><p>三、土地资源</p><p>1.读图11-3,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p><p>A.牧草地B.林地C.耕地D.难利用土</p><p>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p><p>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B.非季风区的平原、盆地C.北方地区的高原、山地 D.西北有水源的河谷、绿洲</p><p>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p><p>①青藏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 ③塔里木盆地 ④准噶尔盆地</p><p>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p><p>4.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p><p>①东北 ②西南 ③东南 ④西北</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p><p>5.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p><p>A.南方水资源少,耕地多B.北方水资源多,耕地多C. 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 D.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p><p></p><p></p><p>6.读“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判断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p><p>A.牧草地B.林地 C.耕地 D.未利用土地</p><p>7.治理我国北方冬末春初的沙尘暴,应采取哪些措施()</p><p>A.退耕还林还草B.禁止放牧C.尽量将草地变为建筑用地 D.大量外地移民</p><p>8.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3年统计:“中国的人均土地0.96公顷,世界平均人均土地3.30公顷”,你认为这组数据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p><p>A.人均多B.分布布局均C.生产力区域差异大D.人均少</p><p>9.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错误的是()</p><p>A.北方平原辽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p><p>B.南方地形复杂,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p><p>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p><p>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p><p>参考答案:1.A2.A3.A 4.A 5.C 6.C 7.A 8.D 9.D 10.C 11.B 12.B13.(1)耕地 (2)沙漠(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开矿、城市建设乱占耕地;草场载畜量高等。(任写两项)14.(1)B疏松 植被 造林种草 (2)D (3)C 水十流失 洪涝</p><p>拓展提高,链接中考</p><p>1.(2023 滨州中考)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我国耕地、林地面积比重较大B.我国对于草场的利用很合理</p><p>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小</p><p>(2023 潍坊中考)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不同地区在水、土资源的配置上也不协调。据此回答2、3题。</p><p>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p><p>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C.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多水少</p><p>3.针对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的差异,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和规划,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p><p>A.南水北调工程B.长江三峡工程C.黄河小浪底工程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p><p>4.(2023德州中考)防治草场退化的重要措施有()</p><p>①科学养畜 ②建设人工草场 ③培养优良牧草 ④划区轮流放牧</p><p>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p>5.(2023 泰安中考)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结合有关资料回答问题。</p><p></p><p>(1)图中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该线大体与(填字母)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p><p>A.200B.400C.800D.2023</p><p>(2)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相比,人口密度。</p><p>(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为主。</p><p>(4)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填数码)地区。</p><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width="70"><p align="center">地区</p></td> <td width="102"><p align="center">种植业比重</p></td> <td width="104"><p align="center">畜牧业比重</p></td> <td width="92"><p align="center">林业比重</p></td> <td width="76"><p align="center">渔业比重</p></td> <td width="106"><p align="center">其他所占比重</p></td></tr> <tr> <td width="70"><p align="center">甲</p></td> <td width="102"><p align="center">77.2%</p></td> <td width="104"><p align="center">10.8%</p></td> <td width="92"><p align="center">1.4%</p></td> <td width="76"><p align="center">9.4%</p></td> <td width="106"><p align="center">1.2%</p></td></tr> <tr> <td width="70"><p align="center">乙</p></td> <td width="102"><p align="center">46.5%</p></td> <td width="104"><p align="center">48.0%</p></td> <td width="92"><p align="center">1.5%</p></td> <td width="76"><p align="center">1.8%</p></td> <td width="106"><p align="center">2.2%</p></td></tr> <tr> <td width="70"><p align="center">丙</p></td> <td width="102"><p align="center">8.0%</p></td> <td width="104"><p align="center">90.0%</p></td> <td width="92"><p align="center">0.4%</p></td> <td width="76"><p align="center">0.1%</p></td> <td width="106"><p align="center">1.5%</p></td></tr> <tr> <td width="70"><p align="center">丁</p></td> <td width="102"><p align="center">16.2%</p></td> <td width="104"><p align="center">14.0%</p></td> <td width="92"><p align="center">62.6%</p></td> <td width="76"><p align="center">0.4%</p></td> <td width="106"><p align="center">6.8%</p></td></tr></tbody></table></p><p>(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填数码)地区。</p><p>(6)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B、C、D三地中的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p><p>答案:1.C 2.D 3.A 4.D 5.(1)B (2)大 (3)高原 盆地 (4)③ (5)② (6)D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或雨热同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年级地理 《中国自然资源》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