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49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p>知识与技能:</p><p>1.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北京之所以成为我国首都的地理、历史原因。</p><p>2.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的城市职能,了解北京古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p><p>过程与方法:</p><p>1.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和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p><p>2.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激发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自豪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p><p>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等</p><p>教材内容及分析:</p><p>本节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位置作出简要评价;②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p><p>教学流程</p><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valign="top"><p align="center"> </p></td> <td valign="top" width="315"><p align="left">教学内容</p></td> <td valign="top" width="225"><p align="left">设计意图</p></td></tr> <tr> <td valign="top"><p align="left">情境引入</p></td> <td valign="top" width="315"><p align="left">2023年8月8日中国北京将吸引世界目光,为什么呢?(29届奥运会)为什么中国选择北京作为申奥城市呢?(首都、悠久的历史等)。</p></td> <td valign="top" width="225"><p align="left">利用时事热点问题导入,设置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p></td></tr> <tr> <td><p align="left">教</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学</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过</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程</p></td> <td valign="top" width="315"><p align="left">哪些方面体现了北京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学生列举北京的名胜古迹并简单介绍)</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承转:除了大家提到,北京的旧城布局也能体现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活动:读图“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思考:</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①北京的古城建设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p> <p align="left">②自辽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③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教师归纳总结。</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活动:读图“图6.5北京旧城”和阅读材料“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思考:</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①</p> <p align="left">最后形成的北京旧城,呈什么汉字结构?你认为有什么好处?</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②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是哪个方向?为什么?</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过渡:这些名胜古迹体现了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这些名胜古迹也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下面我们一起到故宫去看一看。</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活动:参观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大家想一想,通过哪些途径可以缓解这种压力呢?</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学生讨论)</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教师归纳。</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过渡:看到北京灿烂文明,我想问大家,为什么北京会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呢?(很多朝代把北京作为自己的都城。)为什么这些朝代选择北京作为自己的都城呢?(地理位置有关)</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我们一起来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教师指导:重点看相对位置,周围的地理事物。</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探究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结合历史(以明朝为例)</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分析当时政治局势。(结合课本第19页图6.3、中国地形图和明朝政治局势图)为什么明朝从现在南京迁到北京?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学生分析得出因为地势和地形原因,易守难攻)</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分析新中国定都的过程及原因。(介绍哈尔滨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首都的原因?)</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设问: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也就决定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什么中心呢?(政治、文化中心)</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有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呢?</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学生列举,教师总结。</p></td> <td width="225"><p align="left">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激发读图和思考的热情,从而明确北京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是很多朝代的都城,正是因为它是都城,才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读图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明确城市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和地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结合历史知识,更能体现北京地理位置的自然优越性。读图分析北京与周围地形区的相对位置,经济和战略上的关系,明确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的地理原因。</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通过新中国定都的历史,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联系当地的历史,丰富学生的知识。</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学生阅读地图和图片,了解北京文化机构,体会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对全国人民的魅力。</p></td></tr> <tr> <td><p align="left">教</p> <p align="left">学</p> <p align="left">小</p> <p align="left">结</p></td> <td valign="top" width="315"><p align="left">课堂小结:北京的优越地理位置决定了许多朝代在此定都,正是因为它是许多朝代的都城,所以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奥运的到来,请大家为北京规划一下,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呢?</p></td> <td width="225"><p align="left">总结本节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并留下疑问,为下节做好铺垫。</p></td></tr></tbody></table></p><p>教学随想</p><p>《北京》这一节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很多同学去过北京,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情况;陌生的是缺乏对北京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准备这节课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首先要解决的。</p><p>一、导言的设计要吸引学生</p><p>利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导言的作用。</p><p>二、设置问题具有挑战性</p><p>为什么中国选择北京作为申奥城市?为什么北京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为什么北京成为许多朝代的都城?这些问题的设置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p><p>三、教学过程要流畅</p><p>如果按照教学框题顺序展开教学,由于学科的地位,学生很挑剔,一开始就讲授地理位置优越性,势必导致课堂学生的流失。所以我把整节内容穿成一条线,即为什么选择北京作为申奥城市?围绕这条线索展开教学,从学生了解名胜古迹开始,到为什么历史悠久,为什么定都,调足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使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